第12章 《深圳特区考察报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深圳特区考察报告》

 

第二天一早,父亲照常去上班,两人默契地没有再提昨晚的争执。母亲做了齐志远最爱吃的豆浆油条,仿佛要用食物弥补家庭的裂痕。

"妈,我想去趟图书馆。"吃完早饭,齐志远说。实际上他计划去邮局给深圳的黄老板和林晓芸各发一封信。

"去吧,中午回来吃饭。"母亲慈爱地拍拍他的手,"你爸中午不回来。"

县图书馆还是老样子,一座灰扑扑的二层小楼,藏书不多但管理严格。齐志远借了几本经济类书籍做掩护,然后悄悄溜去邮局。

给黄老板的信中,他询问了最新的电子元器件行情,并暗示暑假可能再去深圳;给林晓芸的信则长得多,他描述了家乡的变化、父母的近况,还附上了一首自己写的小诗:

"未名湖畔柳如烟,

梦里依稀见君颜。

若问归期是何日,

南风知我意缠绵。"

写完后他自己都有些惊讶——前世他从未写过诗,如今却信手拈来。或许是重活一次让他对情感的表达更加敏锐了。

寄完信,齐志远没有首接回家,而是去了父亲工作的农机厂。这家始建于五十年代的老厂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却显出颓势——围墙斑驳,车间安静,只有零星几个工人在搬运材料。

他在厂门口的小卖部买了包烟,和老板攀谈起来。

"厂里现在怎么样?听说在搞优化组合?"

"唉,"老板摇摇头,"一半人没活干。老齐他们车间还算好,生产拖拉机的,但订单少多了。"

"没想过转型吗?生产些别的?"

"谁懂那个啊。"老板苦笑,"几十年就做这一样,机器老了,人也老了。"

正说着,厂区广播响起下班铃声。齐志远赶紧躲到一旁,不想让父亲看到自己。工人们陆续走出大门,大多面带愁容。父亲走在最后,背有些佝偻,与昨晚怒发冲冠的样子判若两人。

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齐志远突然有了个想法——也许他能帮这个厂转型?前世九十年代初,这家厂因为转产农用三轮车而起死回生,但那时父亲己经因病提前退休,没能看到厂子的第二春。

"如果能提前推动转型..."他喃喃自语,随即摇摇头。现在的他既无人脉也无资本,很难影响一家国营厂的决策。但这件事他记在了心里。

回家路上,齐志远路过县里的新华书店,发现门口贴着"暑期图书展销"的海报。他走进去,意外发现经济类书架上多了不少新书,包括几本关于股份制和特区经济的著作。

"这些书卖得好吗?"他问售货员。

"没人买。"售货员撇撇嘴,"县里谁看这个啊,都是上面分配下来的任务。"

齐志远花五元钱买了三本最前沿的经济著作,包括一本《深圳特区考察报告》。他隐约记得这本书的作者后来成为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

接下来的日子,齐志远过着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生活。白天在家看书、帮母亲做家务,偶尔去图书馆;晚上父亲回来,两人维持着表面的和睦,但谁都不提那个敏感话题。


    (http://www.quwenw.com/book/AFA0IC-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