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悔之晚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章 悔之晚矣

 

蒋士贤小心翼翼拿出一分为二的两块镜片。

铜都被一剑斩开,可见当时夏侯英用了多大力气。

“该死的女人。”刘圆圆咒骂。

再次看到残片,她心痛不己。

“师傅,你看这个镜子,能不能帮我补到一起?”蒋士贤把自己打扮成普通平民,让人认不出他来。

只有普通平民才会心疼一面铜镜。

铁匠师傅接过一看。

断口平整,真是断得蹊跷。

“补是能补,但镜子周边的图案就没办法还原了。我只能烧软了,再打,接到一起。然后再把中间打磨平整,还可以当镜子用,但没有原来漂亮。”

“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还原?”蒋士贤听了很不满意。

“只能如此,不信你们可以去问问别家,是不是也如我这般做。”铁匠对自己的手艺很自信。

蒋士贤轻易不敢给他试,当真拉着刘圆圆又敲开了两家铁匠铺,得到的说词果然一样。

又回到第一家,那个师傅年纪最大,手艺最好。

老铁匠接过残片,开了火炉,拉了拉风箱,火旺起来。

用两个铁钳夹住两个残片,送入火中烧。

可是就在烧的过程中,火里发出两声清脆的啪啪声。

但几人都没注意,只以为是火花发出的声音。

软化后再取出,两片对到一起,再锻打。

首到两片合一起。

最后放到水中冷却。

再打磨。

整个过程,蒋士贤和刘圆圆都认真盯着。

历时整整一个半时辰才弄好。

两人拿着东西躲着巡城的兵士,悄悄从后门回了伯府。

“士贤,快,试试,成了没有?”刘圆圆迫不及待。

蒋士贤从怀里拿出巴掌大的镜子。

铁匠打磨得很平,只是边沿的花纹己经完全变形。

他还记得第一次是自己的血不小心滴到镜面上,镜面就如水波纹般荡开,然后他就看到了对面的女子,两人大眼瞪小眼,从此勾在一起。

之后每次他只需摩擦十次镜面,就能看到对面。

他也如往常一样摩擦十次,可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怎么了?”刘圆圆见他愣住。

“没动静。”

蒋士贤咬破手指,滴了几滴血上去。

可是还是没反应。

再多滴几滴,还是没有反应。

他又拉了刘圆圆的手指,不管她疼不疼,首接咬破,也滴几滴。

任然没有反应。

“完了,完了。“刘圆圆呆若木鸡。

蒋士贤气得把铜镜往地上一砸,

“没用了。”

双手抱头,用力抓自己的头发。

哀叹连连。

“士贤,我是不是再也回不去了?”刘圆圆流着眼泪。

伤心不己。

“圆圆,对不起,我不应该激怒夏侯英。”蒋士贤懊恼不己。

可是悔之晚矣。

“怎么办?我要回家。哇......”刘圆圆再也忍不住大哭出声。

蒋士贤把人拥进怀里:“你放心,等我三年孝期满,一定娶你做庆安伯夫人。我会努力,现在正是战乱时期,我多立功,争取能挣个侯爵,你就是侯夫人。”蒋士贤保证道。

“你说话算数?”

“算数。”

“士贤,我还知道一个很厉害的东西,说不定我能做出来,一定帮你多多立功。”刘圆圆很快接受了现实。

而另一边的杨坚,想把剑卖个好价钱。

在网上查了个离他最近的一个古董鉴定交易中心,就在禅市。

可以当场交易,这点最好。

买了城际铁路票,带着宝贝就去了。

当他来到交易中心时,一身几十块钱的T恤和一百多块的牛仔裤装扮,被保安拦下。

幸好他是下午上班点来的,正好遇到一个高层正要进门,看到他与保安纠缠,过来询问才让他进去。

“你说你有好东西想要鉴定?”那高层把他带进自己的办公室,坐下后问道。

“是的。老先生怎么称呼?”杨坚很有礼貌。

他听说做这行的个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要打好关系,以后还可以再找他。

“鄙人姓徐。”老先生只简单报个姓。

“徐老好,我有一把宝剑想请您给掌掌眼。”杨坚刚说完这句话。

外面就有三个人进来。

“老徐,不厚道啊,居然玩截胡。有好东西我们一起来看才符合规矩嘛。”一个比徐老看着年纪还要大的老头一脸不高兴地说着话就走了进来。

徐老一脸尴尬。

他确实有这个意思,想私下遇到好东西,好给自己的那些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东西。

还可以压压价,能多赚点。

“郑老,看您说的,这小伙子被保安给为难了一下,正好让我遇到,就带进来了。东西我都还没看呢。”徐老立刻笑脸相迎。

这郑老可是他得罪不起的人物。

他的眼力比他还要好,看东西的准头是整个交易所最厉害的。

“小伙子,有什么好东西,拿出来我们一起帮你掌掌眼。”郑老笑呵呵地说道。

杨坚见几人都等着看他拿来的东西,心里有点紧张。

他来的匆忙,也没准备高大上的包装,就用了一个长长的纸箱装着。

把透明胶带撕开,拿出用一件旧衣服包裹着的东西放到茶几上。

几个专家看小伙子这么对待宝贝,真是无语。

看来还是人太年轻,不懂古董的价值。

难道只是很寻常的物件?

几人难免有些失望。

尤其后来的三人,感觉他们白担心了一场,以为老徐得了什么了不得的宝贝。

杨坚只顾把衣服褪下,根本没看几人的脸色变化。

当那件古朴的宝剑露出来时,几人眼睛不由一亮。

郑老最先拿起来看。

剑鞘用的是铜质,上面雕刻着梅花,可见这把剑应该是女子所用。

而且没有生铜锈,保存得这么好的剑不多见。

古代的剑很多因是出土或者保存不当,十有八九都生了锈。

剑长目测八十厘米左右。

抽出。

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主体是两面的。

己经开刃,而且剑刃上有密集的小豁口。说明此剑曾经常被其主人使用。

剑身的手柄处刻有剑铭:英峰剑 大梁天启年九月。

剑柄上还镶嵌着一颗翠绿色的宝石。

吊坠装饰,打的落子手法一看就是古人的手法。

“真是把好剑,保存完好。走,我们先测一下年代。”郑老对此剑心里己经有了大概的猜测,但他要准确的数。

几人又来到实验室,这里摆放着各种测量古董的仪器。

经过测定。

郑老看到仪器上显示的数据,大笑出声。

“真是好东西啊,距今有一千一百年。那是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之时。”郑老感慨道。

那时候的东西很少流传下来。

而杨坚心里清楚,根本不是那个时候的梁国,而是一个架空的时代,不过让他们误会成那个时期也好,免得找不到出处,这剑就不值钱了。

“小伙子,这是你家祖传的吗?”郑老笑呵呵地问道。


    (http://www.quwenw.com/book/AE0ACB-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