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泵的轰鸣声,如同地心深处传来的战鼓,在冰冷的巷道里持续擂响。灰白色的快凝水泥浆液,在巨大的压力下,如同粘稠的岩浆,顽强地注入“钢铁堡垒”与豁口岩壁之间每一条细微的缝隙。浑浊的黑水被不断逼退、挤压,发出不甘的嘶吼。
陈强站在平台上,矿灯光柱死死锁定在注浆压力表上。表盘上的指针,如同被无形的手奋力向上推挤,在红色警戒区边缘剧烈颤抖!每一次微小的攀升,都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每一次短暂的停滞,都让人心头一紧。 “压力… 压力还在升!3.5兆帕了!”操作员的声音带着嘶哑的紧张。 “升!继续升!”陈强声音低沉,目光如炬,“只要泵没爆!就给我顶住!缝隙还没填满!” 汗水沿着他沾满泥灰的鬓角滑落,滴在冰冷的金属平台上。他仿佛能感受到那沉重的“堡垒”在水流冲击下的震颤,感受到浆液在缝隙中艰难挺进、凝固的细微变化。胸口内袋里,赵师傅那把冰冷的锉刀,此刻似乎也带上了一丝搏动的热意,与他狂跳的心脏同频共振。
时间在轰鸣和焦灼中一分一秒流逝。不知过了多久,压力表的指针在冲上4.0兆帕的峰值后,猛地一顿!紧接着,开始缓慢而坚定地… 回落! “压力… 压力在降!”操作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 “降了!真的降了!” “快!看水流!看水流变化!”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投向透水豁口方向。只见那原本汹涌喷涌的黑水,如同被扼住了喉咙的巨兽,流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小!浑浊的水流变得断断续续,冲击力大减!而“堡垒”周围,灰白色的浆液正迅速凝固、硬化,如同坚固的铠甲,将“堡垒”与岩壁牢牢地焊死在一起!
“堵…堵住了?!”孙矿长声音发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堵住了!”陈强紧绷的身体猛地一松,一股巨大的虚脱感席卷全身,他踉跄一步,被旁边的刘副科长一把扶住。他看着那流量锐减、渐渐平息的水流,看着“堡垒”周围迅速固化的灰白色“铠甲”,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终于涌上了劫后余生的巨大喜悦和难以言喻的疲惫,“赵师傅… 咱们… 成了!”
指挥部里瞬间爆发出压抑己久的、震耳欲聋的欢呼!工人们互相捶打着肩膀,激动得热泪盈眶!这辆由废旧矿车改造、用最“土”的“筋骨”之道打造的“钢铁堡垒”,终于降服了狂暴的“泥龙”!
家属区,“指挥部”的炉火,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跳跃得格外温暖。
孩子们在故事和炉火的安抚下,早己沉沉睡去,被妈妈们抱回了家。李秀兰和周彩凤等人却毫无睡意。远处矿井方向传来的机器轰鸣声,似乎经历了一阵异常高亢的嘶吼后,渐渐变得平稳、持续,甚至… 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感十足的节奏。
“李妹子,你听…”周彩凤侧耳倾听,脸上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希冀,“这动静… 好像… 好像不太一样了?” 李秀兰也凝神细听。那轰鸣声,不再是之前那种带着挣扎和绝望的嘶吼,而是一种沉稳、有力、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后的顺畅运转。她的心猛地一跳,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涌上来:成了?当家的… 成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而兴奋的脚步声!一个年轻的协管员气喘吁吁地冲进来,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狂喜:“周队长!李同志!好消息!井下… 井下传来消息!透水点… 堵住了!堵死了!水… 水不冒了!!”
“堵住了?!” “真的堵住了?!” 小小的“指挥部”瞬间沸腾了!周彩凤和几个协管员激动地抱在一起,又哭又笑!巨大的喜悦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垮了连日来的压抑和担忧!
李秀兰站在原地,没有像她们那样激动失态,但紧握的双手却微微颤抖着,眼圈瞬间红了。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好… 好… 堵住了就好…”她走到窗边,望着东方天际那一抹即将刺破黑暗的鱼肚白,喃喃道:“天… 快亮了。”
消息如同燎原的星火,瞬间传遍了整个家属区!
压抑的家属区,如同被注入了强心剂,瞬间活了过来!紧闭的门窗纷纷打开,人们涌上街头,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和巨大的释然!哭声、笑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在寒冷的晨风中回荡! “堵住了!堵住了!” “老天爷开眼啊!” “是陈工!是陈工他们拼出来的!”
李秀兰站在“指挥部”门口,看着眼前这劫后余生、喜极而泣的场景,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最凶险的关口过去了,但后续的排水、瓦斯治理、巷道修复,依旧漫长而艰巨。家属区的情绪需要引导,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定需要巩固。
“姐妹们!”李秀兰的声音在喧闹中响起,清晰而有力,“爷们儿们在前面打了胜仗!咱们在后方,也不能闲着!该干啥?”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目光聚焦在她身上。 “做饭!”李秀兰大声道,“熬最稠的粥!蒸最暄的馒头!把家里藏着的腊肉、鸡蛋都拿出来!男人们累坏了,冻坏了!得让他们回来,吃上口热乎的!喝上碗滚烫的!” “对!做饭!” “熬姜汤!驱寒气!” 妇女们瞬间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响应,擦干眼泪,转身就往家跑,去准备那顿迟来的、带着巨大喜悦和感恩的早饭。
李秀兰又转向周彩凤:“周大姐,组织互助组!分头行动!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看的,继续照看!身体好的姐妹,跟我去矿部食堂!帮厨!咱们要让所有抢险的兄弟,一下井,就能吃上热饭热菜!”
她的安排,迅速而高效,将巨大的喜悦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家属区不再是恐慌和无助的海洋,而是变成了一个充满烟火气和互助温情的港湾。炉火在千家万户重新旺了起来,炊烟带着饭香,袅袅升起,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
井下,抢险进入新阶段。
主透水点被“钢铁堡垒”成功封堵,如同掐断了“泥龙”的命脉。虽然仍有少量渗水,但流量和压力己大减。巨大的水泵终于可以全力开动,排水效率倍增。浑浊的黑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被淹没的巷道轮廓渐渐显露出来。
陈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依旧坚守在指挥岗位。他看着水位线稳步下降,看着“铁网”恢复的节点传回越来越稳定的数据,心中那根紧绷了数日的弦,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他拿出对讲机,声音嘶哑却带着前所未有的轻松: “秀兰… 秀兰?听得到吗?” “当家的!听得到!”对讲机里传来李秀兰清晰而温暖的声音,背景是矿部食堂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妇女们忙碌的说话声,“水… 真堵住了?” “堵住了!”陈强肯定地回答,嘴角泛起一丝温暖的笑意,“‘堡垒’很结实!水位在降!兄弟们… 快能回家了!” “好!好!”李秀兰的声音带着巨大的欣慰,“饭快好了!热粥!热馒头!管够!等你们回来!” “嗯…”陈强应了一声,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句,“…辛苦了。” “你也一样。”李秀兰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放下对讲机,陈强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看着远处家属区升起的、带着饭香的炊烟,一股巨大的暖流涌遍全身。他的“堡垒”在深巷中镇住了狂暴的水龙,妻子的“星网”在寒窑里连起了温暖的心桥。赵师傅的“筋骨”之道,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再次绽放出守护的光芒。
“堡垒”镇水龙,钢铁的意志降服地心的狂澜;“星网”连心桥,炉火的温度弥合灾难的创痕。陈强在下降的水位线前舒展眉头,泥泞的脸上刻着胜利的印记;李秀兰在蒸腾的食堂热气中绽放笑容,温暖的粥香是凯旋的号角。井下的水泵轰鸣着胜利的节奏,家属区的炊烟书写着团圆的序章。赵师傅的锉刀在陈强胸口沉淀着传承的重量,陈安的画册在红岭的孩子手中传递着希望的故事。长夜己尽,曙光初现,新的征程在泥泞与温暖交织的土地上徐徐展开。守护的炬火,穿越黑暗,照亮归途,更将点燃重建家园的信念之光。
(http://www.quwenw.com/book/ADIABC-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