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日内瓦,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总部。
庄严肃穆的会议大厅,穹顶高悬,灯光柔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代表、矿业巨头、工会领袖、安全专家济济一堂。主席台背景屏幕上,巨大的ILO标志下,正播放着精心制作的《守护大地·点亮星河》主题短片——浓缩了“大地罗盘”系统的震撼演示、“星火燎原”文化项目的温暖瞬间,以及中国矿山守护者们坚毅的身影。
陈强作为技术代表,李秀兰作为文化使者,耿师傅作为一线矿工代表,三人并排坐在中国代表团席位上。耿师傅穿着崭新的、熨烫平整的工装,胸前佩戴着那枚黄铜“冻土罗盘”,略显局促地调整着同声传译耳机。他从未想过,自己这双在冻土上磨砺了半辈子的耳朵,有一天会听到联合国会议厅里几十种语言的回响。 短片结束,掌声雷动。主持人宣布:“现在,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红旗煤矿总工程师陈强先生发言。” 陈强沉稳起身,走向发言台。聚光灯下,他身后的屏幕切换为“大地罗盘”系统的核心架构图。 “尊敬的各位代表,”陈强的声音通过同传系统清晰地传递,“我们带来的‘大地罗盘’,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科技与人文交融的生命线。” 他展示了红旗矿E7预警、黑山暴雨抢险中系统与耿师傅经验协同的案例视频:“它的‘筋骨’,由高精度传感器与人工智能铸就;它的‘灵魂’,则源于一线矿工世代积累的首觉与智慧。在中国,我们称之为‘人机共智’——让机器学会‘听懂’矿工的‘大地低语’。” 接着,他展示了“国际矿山健康云图”共享平台的构想界面:“安全无国界,风险无差异。我们倡议建立全球矿山安全数据与经验共享机制。在保障核心知识产权与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开放‘大地罗盘’核心框架,共享风险模型库、经验语义库,共建‘国际矿山健康云图’!让科技的星光,照亮全球每一座矿井!” 陈强的发言,理性而充满力量,赢得了与会者专注的目光和频频点头。
“接下来,”主持人继续,“有请‘星火燎原’安全文化项目负责人,李秀兰女士。” 李秀兰身着素雅旗袍,从容上台。屏幕切换为那幅巨大的“平安中国·矿区星网图”,以及世界各地矿区儿童“平安符”的拼贴画面。 “各位代表,”李秀兰的声音温润而坚定,“技术的‘筋骨’守护生命,文化的‘星火’则照亮人心。” 她讲述了鹰嘴崖的石头画如何成为孩子的“安全文字”,戈壁秦腔如何吼出矿工的“生命号子”,盘龙驿站如何成为风雪中的“守望灯塔”。她展示了陈安画的“世界大地罗盘”,以及世界各地孩子寄来的、充满本土特色的“平安符”照片。 “安全,不仅是规程和装备,更是融入血脉的敬畏与牵挂。”李秀兰动情地说,“‘星火燎原’的核心,是点燃每个人心中对平安的珍视与守护。它从矿工的孩子开始,从家属的期盼开始,从社区的守望开始,最终汇聚成守护生命的磅礴力量。我们愿与各国分享这一模式,让安全文化的‘星火’,点燃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矿工家庭的平安希望!” 她的发言,充满了人文的温度和跨文化的感染力,许多代表眼中泛起感动的泪光。
最后,主持人看向耿师傅:“现在,我们特别荣幸地邀请到来自中国‘黑山’矿区、拥有西十年井下经验的老矿工,耿继忠先生。” 全场目光聚焦。耿师傅深吸一口气,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向发言台。他站定,没有看稿,只是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抚摸着胸前那枚黄铜罗盘。 “我… 是个挖煤的。”耿师傅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带着浓重口音,却异常清晰有力,“在井底下… 待了西十年。见过顶板塌… 见过瓦斯爆… 见过透水… 也… 亲手埋过兄弟…” 会场一片寂静,只有同传的低语。 “以前… 保命靠啥?靠耳朵听!靠眼睛看!靠鼻子闻!靠… 命硬!”耿师傅的声音有些哽咽,但随即高昂起来,“现在… 不一样了!有了‘聪明罗盘’(指大地罗盘)!它能‘看’到地底下咱看不见的‘病’!能‘听’见咱听不到的‘动静’!” 他举起胸前的黄铜罗盘:“可这‘聪明罗盘’… 也得有人会‘使’!得有人… 教它认咱矿工的‘土话’!得有人… 在它‘瞎’了的时候(指极端环境),还能用这‘土耳朵’(指自己耳朵)、‘土眼睛’(指经验)给它指路!” 他环视会场,目光如炬:“在咱们中国… 老矿工… 就是这‘土耳朵’!就是这‘土眼睛’!咱们的‘冻土课堂’… 就是教年轻人… 把这‘土本事’传下去!把这‘土本事’… ‘钉’进那‘聪明罗盘’里!”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今天… 我带着这‘冻土罗盘’(抚摸黄铜罗盘)来… 就是想跟全世界的矿工兄弟说… 不管机器多聪明… 咱这双在煤里、在石头里磨出来的‘耳朵’… 不能丢!咱心里… 那份对地底下‘动静’的‘怕’(敬畏)… 不能丢!丢了… 再聪明的机器… 也守不住命!” 耿师傅的发言,没有任何技术术语,没有任何华丽辞藻,只有最朴实的经历、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刻的警醒。他用一个老矿工的生命感悟,诠释了“人机共智”最核心的灵魂——对生命的敬畏,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基石! 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沉寂,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矿工代表激动地站起来鼓掌,眼眶。耿师傅的“冻土罗盘”和老矿工的“土耳朵”,成为了这场国际盛会上最震撼人心的符号。
非洲,赞比亚,某大型铜矿现场。
烈日炙烤着红色的土地,空气中弥漫着粉尘和湿热的气息。小吴带领的技术支援小组,正与当地工程师一起,在闷热的井下调试首批部署的“大地罗盘”边缘节点设备。 “不行!数据传输还是不稳定!”当地工程师抹着汗,看着屏幕上跳动的信号指示,“井下湿热,粉尘大,设备散热和密封是问题!” “还有这个…”小吴指着本地终端上,“星河之耳”捕捉到的一段异常声波频谱,“特征和模型库里的‘岩爆前兆’、‘顶板离层’都对不上!像是… 某种高频的、持续的摩擦声?” 一位头发花白、经验丰富的当地老矿工(名叫穆萨)凑过来听了听设备外放的模拟声音,皱起眉头:“这声音… 像‘红土恶魔’磨牙…” “‘红土恶魔’?”小吴疑惑。 “我们这里… 深部有一种特殊的红色黏土岩层,”穆萨用生硬的英语解释,“遇水膨胀,干燥收缩… 会发出这种‘吱吱’声… 像恶魔磨牙… 时间久了… 会让岩层‘酥’掉… 很危险!” 小吴恍然大悟!这是“大地罗盘”模型库尚未覆盖的、极具地域特色的地质风险!他立刻拿出便携终端:“穆萨大叔!您能详细说说这‘磨牙声’的特点吗?在不同湿度、温度下有什么变化?有没有什么征兆?” 他一边记录,一边将这段声波特征和穆萨的描述,通过卫星链路紧急传回红旗矿后台。 “林博士!非洲现场发现新型风险声波特征!当地称为‘红土恶魔磨牙’!关联特殊黏土岩层遇水膨胀风险!请求紧急分析!并加入‘国际经验语义库’!” 技术的“筋骨”,在陌生的红土地上,正依靠当地矿工的“土耳朵”,拓展着认知的边界。国际星火的燎原,始于对每一片土地独特“声音”的倾听与学习。
联合国会议厅外,休息区。
陈强、李秀兰和耿师傅被各国代表团团围住。一位南美代表急切地询问“大地罗盘”的部署细节;一位非洲工会领袖对“星火燎原”如何在本土化落地充满兴趣;一位欧洲技术专家则对耿师傅的“冻土罗盘”和“土耳朵”理论赞叹不己。 耿师傅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翻译,他努力地比划着,用最朴实的语言分享着“听声辨位”的心得。李秀兰则拿出平板电脑,展示着世界各地孩子们形态各异的“平安符”,引发阵阵惊叹和共鸣。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匆匆走来,递给李秀兰一个平板:“李女士,您看这个!” 屏幕上,是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热搜榜。榜首话题赫然是: #耿的罗盘# #矿工的耳朵# 话题下,是耿师傅发言的片段视频,以及他胸前那枚黄铜罗盘的特写。配文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真正的安全守护者!科技的灵魂是人类的敬畏!” “向这位老矿工致敬!他的‘土耳朵’是世界的财富!” “这才是‘人机共智’的真谛!泪目!” 无数网友留言,分享着自己国家矿工的故事,表达着对耿师傅的敬意和对全球矿山安全的关注。耿师傅那枚朴素的“冻土罗盘”,和他那双饱经风霜的“土耳朵”,成为了连接全球矿工情感的桥梁,点燃了跨越国界的“星火”。
江南,陈强家。
陈安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新闻里联合国会议的报道,看到耿爷爷站在大大的讲台上说话,看到爸爸妈妈也在那里。他兴奋地拍手:“耿爷爷好厉害!爸爸好厉害!妈妈好厉害!” 他拿起画笔,在之前画的“世界大地罗盘”上,又添了几笔:在非洲的位置,画了一个小小的、红色的“恶魔”图案,旁边画了一个黑人老爷爷的耳朵;在联合国大楼的位置,画了一个大大的、发光的黄铜罗盘,罗盘的光芒照向世界各地。 “安儿画新画了!”陈安骄傲地举起画,“‘红土恶魔’也要被‘耳朵’和‘罗盘’抓住!全世界的‘土耳朵’都亮起来!” 这幅充满童真与希望的画,通过网络,飞向了远在日内瓦的父母,也飞向了正在非洲红土地上奋战的小吴团队。它预示着,“星火燎原”与“大地罗盘”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联合国的回响在庄重的穹顶下激荡,红土的星火在赤道的烈日下萌发。陈强在技术的蓝图中标注非洲的声纹,工程师的使命是寰宇的担当;李秀兰在文化的画卷里添上赞比亚的符号,使者的足迹是燎原的烽火。耿师傅的罗盘在异国的镜头前闪光,老矿工的荣光是行业的丰碑;小吴的耳机里回响着“红土恶魔”的低语,年轻的征程是探索的先锋。穆萨的手指在陌生的频谱上划过,本土的智慧是共生的根基;网友的指尖在多语的标签下汇聚,民心的星图是时代的烙印。陈安的画笔捕捉着“红土恶魔”的意象,童真的预言是融合的序曲;307的炉火在旋转的罗盘中心永恒燃烧,而守护的史诗,在“联合国回响”的共鸣与“红土星火”的萌发中,向着构建人类矿业安全命运共同体的星辰大海,扬帆远航,永不止息。
(http://www.quwenw.com/book/ADIABC-1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