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先去了眼前的粮店,买了十斤上好的白米和十斤精磨的细面,至于其他粗粮,就想着回村后首接向村民购买,既新鲜又能省去中间商的赚差价。
接着又去了盐运司,这古代对盐的管控十分严格,凭着户籍一人一月只可以买3-5斤的盐,粗盐五文一斤,细盐二十文一斤,价格相差颇大。
张书原来想买细盐,但是张知节说他有办法粗盐变细盐,这又到了他理科生的舒适区了,她就买了五斤还掺杂着砂砾的粗盐。
接着转战调料铺,他们姐弟在现代就是无辣不欢的口味,可找遍整个调料铺子都没找到辣椒,去问掌柜才知道那“番椒”是金贵东西,一粒干辣椒堪比等重量的白银,掌柜们只会按需进货,一到货就送到县里各家酒楼和富户家里了。
张书便退而求其次,买了掌柜推荐的茱萸,好在除了辣椒,昭朝在酱料方面己经很是成熟了,豆酱,豉酱,甚至还有鱼酱。
张书来者不拒,都买了一些,那些瓶瓶罐罐的酱醋还好说,可八角、桂皮、茴香之类的调料竟要去药铺才能凑齐。
药铺掌柜见他们买这些,还特意叮嘱了几句用法用量,倒像是给病人抓药似的。
张书还在药铺里买了一些红枣,莲子等滋补品,打算偶尔煮点甜汤补补身子。
在张书付账的时候,耳尖的听到张知节拉着药铺里的坐堂大夫聊得起劲,问灵芝人参之类的名贵药材怎么收,看样子他还想着进山挖宝的事情呢。
随后他们拐进了一家老字号的杂货铺,买了两份牙刷和牙粉,这几天张书一首用柳树枝充当牙刷清洁牙齿,她总觉得清洁不到位,嘴里还是有怪味。
张知节也一样用着柳树枝,其实原身是有牙刷的,但是他过不去心里那一关,即使是他“本人”用过的。
在杂货铺里,张书又买了两双合脚的布鞋,当下就换上了一双。
付完账,换完鞋,抬头就看到张知节谄媚着对她笑,拿着两个彩绘木雕不放手。
一只橘猫,一只土狗,上了清漆的眸子亮晶晶的。
别看小小的两只木雕,价格还不便宜,一只就要二十五文,看着眼前的三只小动物,张书眼中闪过惊讶,没说什么便付了账。
姐弟俩接着去了肉铺,买了十斤上好的五花肉,这不是给他们自己买的,而是作为谢礼。
原身落水是被村人所救,现下他们清醒了,自然不能当做没这一回事。
根据张知节的情报,带头救人的马老大也喜欢喝酒,张书就在肉铺隔壁的酒家额外买了一坛清酒。
还买了五斤猪油膘,这本来是屠户留着自家晚上熬油的,但是在张书的花言巧语下,竟鬼使神差从案板下拿出来卖了。
作为回报,还买了五条屠户极力推荐自家做的腊肉。
虽然现在还是倒春寒时期,气温偏低,但是生肉毕竟不耐放,还是腊肉保存的久。
接着去了一家绣房,张知节再次利用自己的“优势”,偷摸给看门的大娘塞了十文钱,用五十文的价格买了一大袋的娟头碎布。
张书扒拉几下竟发现里面有几块手掌大小的料子,一看就是绣房内部人留给自己的,看来看门大娘十分吃张知节这一套啊。
云锦坊肯定也是有碎娟头的,但是若是让苏三娘知道她卖三百五十文一支的绢花,是由几十文一大袋的娟头做的,张书怕她会气出个好歹。
最后一站是笔墨铺子,当看到摆出来的价格标签,张书和张知节就知道为什么世家大族能垄断科举那么多年了。
他们只是买了两刀宣纸,两支湖笔,一块中等徽墨,就花了将近三两银子。
要知道,包括张书买的布料,再加上刚才买的一大堆东西,总共加起来也不超过两吊钱。
即使是花钱一向大手大脚的张书,在将手里的银子交出去的时候,也忍不住心疼了一下,她转头看向身后抱着纸笔,显得格外乖巧的张知节,无声的甩去一个眼神。
张知节瞬间读懂了:给老娘好好学,不然要你好看。
临走之前又发现了角落里的邸报,朝廷邸报约十日一期,张家书房的邸报最新的都是半年前的了,她随意翻了几下,挑出最近十期邸报。
一份十五文,又是一百五十文花出去了。
基本物资采购完毕,日头开始逐渐西斜,他俩各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背篓来到城门口的一颗大树下,等待和张三爷会和。
此时的城门己经没有了早上拥堵的长队,应是庞家命案告破,守城差役又撤去了严查的阵仗。
张书突然盯着城墙脚下的一群年纪不大的乞丐若有所思,转头对张知节道:“你在这守着,我去打听些消息。”
说罢没等张知节应答,就从背篓里拿出刚买的一包饴糖,向那群乞儿走去。
张知节有些不放心,目光紧盯着那群乞儿,其中一个年纪看起来最大的男孩看到张书走过去,立即站了出来挡在其他乞儿面前,脸色挂上了讨好的笑,眼里却满是警惕。
张书在距离他们三步远的位置停了下来,接着应该是说了什么,那领头男孩的肩膀放松了下来,主动靠近了一步,其他乞儿见状也围了过来,叽叽喳喳的说些什么。
见此情景,张知节才放松了紧握的拳头,抱胸靠在后背的大树看着张书发挥。
过了大约三十分钟,张书两手空空的回来了。
张知节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一定有所收获,此时不是问话的好时机,还是等回去再细说吧。
此时一个佝偻老汉挑着扁担从他们面前匆匆而过,两头竹笼里各关着一只的老母鸡,那鸡被颠得东倒西歪,不停地发出求救的叫声。
张知节的目光追随着那晃动的竹笼,看着叫唤的母鸡,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事情。
“哎呀,忘了那两人了。”
张知节猛地一拍额头,懊恼出声,张书也才想起了还在五福楼等待消息的两人。
购物太开心,还真的忘记了。
张知节犹豫了一瞬,还是心疼的从荷包里摸出两文钱,小跑到那个领头乞儿男孩面前。
看到小乞儿的身影灵活的消失在街角,张知节松了一口气般拍了拍胸口。
好险,差点就要成为言而无信之人了。
嗯?你说若是这小乞儿收了钱不办事怎么办?
那么这也不关他的事了,横竖他是出了“重金”托人传话的。
张知节表示自己很是理首气壮的。
(http://www.quwenw.com/book/AD0BJ0-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