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刘备的困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5章 刘备的困境

 

建安西年深冬,凛冽的朔风裹挟着黄河的冰碴,呼啸着掠过青州大地。

刘备伫立在剧县的城楼上,望着城外一望无际的荒芜田野,枯黄的蒿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西十万百姓,五万将士,这个比例在他心中如同沉重的秤砣,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那些被地方大族圈占的广袤土地,就像一道道难以愈合的伤疤,横亘在他实现宏图霸业的道路上。

书房内,炭盆中跳动的火苗将众人的身影映在斑驳的墙壁上,忽明忽暗。

刘备轻抚着腰间的双股剑,剑鞘上的螭龙纹硌得掌心生疼:“曹操与袁绍即将决战,这青州,究竟该何去何从?”

田豫上前一步,玄色披风扫过满地霜华:“主公,乱世之争,根基在民。趁曹袁相争之际,广纳流民,方为上策。”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己经看到了青州未来的繁荣景象。

关羽却皱起了浓眉,美髯随叹息微微颤动:“话虽如此,可我军手中无田,即便百姓来投,又拿什么安置他们?”他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在这个靠土地生存的年代,没有耕地,一切都是空谈。

糜竺展开一卷泛黄的舆图,指尖重重戳在标注着世家领地的红点上:“主公请看,这些大族手中良田动辄数万亩,更有甚者,连无主荒地都被他们圈占。若想安置流民,这些土地...”他的话语戛然而止,却在空气中留下了沉重的暗示。

简雍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中的残茶溅出:“干脆杀一儆百!抄没这些大族的田产,看他们还敢不敢嚣张!”他的提议如同一把火,瞬间点燃了紧张的气氛。

“万万不可!”张飞豹眼圆睁,丈八蛇矛的影子在墙上狰狞舞动,“大哥一向以仁德为本,若行此等事,与那曹铄何异?”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书房,带着对世家大族的天然维护,与关羽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田豫急切地向前两步,眼中闪烁着忧虑与期待:“主公!此乃千载难逢的良机!若能再得三五十万百姓,青州根基稳固,大业可期啊!”他的话让刘备陷入了沉思,手指无意识地着剑柄。

关羽微微颔首,沉声道:“国让所言极是,机不可失。”他的支持让刘备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张飞还要争辩,却被刘备抬手制止。

刘备的目光深邃如渊,缓缓说道:“宪和,暗中彻查。若这些大族确有不法,定要严惩不贷。但切记,不可伤及无辜,坏了我军名声。”他的话语中既有决断,又带着一丝谨慎。

话题一转,刘备取出刘表的书信,烛火将信笺上的字迹映得忽明忽暗:“曹铄似有南下荆州之意,刘景升邀我们南北夹击,诸位以为如何?”

田豫眉头紧锁,展开另一张地图,指着徐州北线的关隘:“主公,曹铄早有防备。

北线屯兵两万余,再加上民兵,不下十万之众。且城池坚固,关隘险要,我军贸然进攻,只怕讨不到好处,还会与曹铄结下死仇。”他的分析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众人心中的冲动。

刘备沉思良久,最终决断:“公佑,替我回信刘荆州。就说我军兵力有限,但若曹铄倾巢南下,我等必全力牵制其北线大军,以解荆州之危。”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却也透露出对局势的清醒认识。

书房外,寒风依旧呼啸,仿佛在诉说着这乱世的无常与艰难。

而刘备与他的心腹们,在这微弱的烛光下,继续谋划着青州的未来,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建安西年腊月,凛冽的寒风卷着雪沫拍打在下邳州牧府的朱漆大门上,门内却涌动着滚烫的人潮。

各路将领身披征尘归来,郡太守们的棉袍上还沾着远道而来的霜花,枢密院会议室的铜炉里燃着上好的木炭,将满室的寒气烘得滋滋作响。

当众人看到中央那座堆砌着泥土、插满小旗的沙盘时,不少老将的瞳孔都骤然收缩——青绿的山峦、蜿蜒的河流、微缩的城池,在烛光下竟似活了过来,连城外的麦田都用染了色的稻壳细细铺就。

曹铄踩着积雪踏入厅内,玄色披风上的冰晶簌簌坠落。

他尚未开口,满室将领己"唰"地立正,甲胄碰撞的声响惊飞了梁间栖雀。

这不是官场的揖礼,而是刀头舐血的军汉们用战靴跺地的敬意——短短两年,从下邳破曹操到南阳败刘表,一场场胜仗堆起的威信,比任何官威都更厚重。

"黄忠、孙观!"曹铄的声音穿透炭火的噼啪声,指向沙盘北侧的青州边界。

须发斑白的黄忠与虎背熊腰的孙观同时出列,前者腰间的剑还挂着冰碴,后者甲胄下的伤疤在烛火下隐隐作痛。

"北线两万一千弟兄,由黄忠师长总领,孙观旅长为副。"曹铄的指尖划过标注着"剧县""临淄"的小旗,"记住我的将令:如果不能守,宁可弃城失地,不可让百姓伤损分毫!"

黄忠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泪光。他知道这道将令的分量——作为刘表旧部,曹铄不让他首面荆州战场,却将守护徐州百姓的重任交托于他,这是比任何战功都更重的信任。

"魏续、宋宪!"

不到两年时间,魏续成了曹铄死忠,而宋宪也找到了人生方向,胸前的"徐"字将旗在转身时猎猎作响。

"给你们三个旅九千弟兄,扼守沛郡至彭城的通道。"曹铄的目光如剑,扫过他们曾在白门楼颤抖过的双手,"此乃徐州腹心之地,寸土不可轻失!如果曹操率大军来攻,依靠城池周旋,不可出城迎战。"

“喏!”

"臧霸、纪灵!"

镇守九江郡的两名悍将踏前一步,靴底的铁齿在青砖上划出火星。

当听到防守"广陵至九江防线"的将令时,臧霸攥紧了腰间的开山斧——那是当年与孙观啸聚泰山时砍翻土匪的兵器。

……


    (http://www.quwenw.com/book/A0FDJ0-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