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曹操雷霆手段镇压许都旧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章 曹操雷霆手段镇压许都旧臣

 

“其九,文胜。”郭嘉挺首身子,字字铿锵,“袁绍是非不分,赏罚不明;主公您尊重正首有功之人,惩罚奸邪之辈,以法治国,礼法并重。此为文胜,在治理的文化与理念上,主公远胜于袁绍。”

“其十,武胜。”郭嘉最后总结道,“袁绍用兵喜好虚张声势,不懂用兵的关键要领;主公您精通兵法,用兵如神,麾下士卒对您信任有加,敌人听闻您的威名便心生畏惧。此为武胜,在军事才能上,袁绍更是无法与主公相提并论。”

郭嘉的一番“十胜十败论”,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众人的心中。

原本士气低落的文臣武将们,眼中渐渐燃起了希望的光芒,曹操也停下了踱步的脚步,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他望着郭嘉,心中充满了感激与赞赏,这一刻,他深知,有郭嘉这样的谋士在身边,何愁不能战胜袁绍。

深秋,许都太尉府的梧桐叶簌簌飘落,将青石小径铺成斑驳的褐金地毯。

杨彪握着密信的手指微微发颤,烛光在他眼角的皱纹里投下阴影,映得案头"衣带诏"的字迹忽明忽暗。

书房外传来亲信甲胄相撞的轻响,他下意识将窗户又掩上三分。

"父亲!"杨修匆匆而入,广袖带起一阵冷风,"何事如此紧急?"

杨彪猛地转身,苍老的瞳孔里布满血丝:"曹植遇刺一事,非但没挑起曹氏父子争斗,反而让他们愈发紧密。如今曹洪追查甚急,董承竟..."他压低声音,"他今日来找我,说要策划一场刺杀曹操的行动!"

杨修折扇轻敲掌心,眉间闪过一丝警惕:"董承贵为国舅,为何要拉杨家下水?"

"他定是察觉了死士之事!"杨彪抓起案上的羊脂玉镇纸,重重砸在《汉律》竹简上,"他有一名死士是老夫的人,此人就是刺杀曹植后自杀之人。"

杨修沉吟片刻,突然将折扇一合:"父亲且稳住董承,我这就去禀报丞相!"

"糊涂!"杨彪的袖袍扫落砚台,墨汁在青砖上蜿蜒如血,"此举若被识破,杨家百年基业..."

"父亲!"杨修跪在满地狼藉中,目光却灼热如焰,"如今许都大小事务,哪桩离得开丞相?我本就是丞相府属官,忠于主公天经地义!

只要我们抢先一步告诉主公,就算董承出事也牵连不到杨家。"他叩首时,发冠上的青玉坠子撞出清脆声响,恰似世家大族"狡兔三窟"的生存之道——杨家的筹码,总要分散下注才稳妥。

丞相府内,曹操着案头的青铜虎符,听着杨修的密报,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深不见底的阴影。

待杨修离去,他立即召来郭嘉,指尖无意识地抠着虎符上的纹路:"奉孝,你如何看杨修?"

"聪慧过人,锋芒太露。"郭嘉轻摇羽扇,"真正的谋士,当如深水藏锋。"

曹操突然冷笑,声如夜枭:"董承这出戏,杨彪究竟几分干系?"

"若无实证,便是有十成参与,也动不得杨太尉分毫,因为杨修今天来了一趟。"郭嘉的目光扫过窗外摇曳的灯笼,"不过袁绍大兵压境前,这些跳梁小丑...是该清一清了。"

曹纯按剑起身,甲胄缝隙间露出的疤痕微微泛红:"末将愿往!"

三日后,铅云低垂。

董承等人在皇宫夹道设伏时,暗藏的弩箭还未离弦,便听见金鼓震天。

曹操亲率虎豹骑踏碎宫门,铁甲映着血色残阳,将密谋者的身影碾作尘埃。

当董贵人怀胎七月的腹部被利剑剖开,温热的鲜血溅上龙袍,刘协瘫坐在御榻上,望着曹纯手中滴血的长剑,喉间发出濒死般的呜咽。

当夜,十二岁的曹宪身着嫁衣,在宫娥的簇拥下踏入椒房殿。红烛摇曳间,她稚嫩的面容被映得忽明忽暗,而远处太尉府的灯火,在秋风中明明灭灭,恰似汉室最后的残光。

曹铄得知后大骂曹操是一个混蛋,居然让十二岁的女儿入宫侍候刘协,可是曹铄改变不了分毫…

建安西年深秋,下邳州牧府的议事厅内,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投射在斑驳的墙壁上。

贾诩身着一袭深紫色长袍,神色凝重地将一卷密报呈递给曹铄,苍老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案几:"主公,曹操此人野心勃勃,铲除许都异己的手段雷霆万钧,日后必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徐庶轻抚腰间长剑,剑穗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文和先生所言极是。曹操屠城之暴行令人发指,但其行事果决狠辣,在与袁绍决战前便肃清了许都的反对势力,这般手腕,不可小觑。"

庞统摇着白羽扇,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主公,时不我待,我们也该早作谋划了。"

陈宫微微颔首,目光投向悬挂在墙上的荆州舆图:"不错。荆州水网纵横交错,想要图谋荆州,需要一支精锐水军乃是当务之急,我水军组建不到半年……"

贾诩起身走到舆图前,枯瘦的手指沿着长江水系缓缓划过:"以刘表的谋略,定会重兵布防陆路关隘,逼我们以水军与其决战。若真到那一步,便是以我之短攻敌之长。"

曹铄神色从容,指尖轻轻叩击着案上的青铜兵符:"胜负之数,尚未可知。

甘宁将军智勇双全,再加上我们新的武器,我对这一战颇有信心。

不过,刘表在荆州经营多年,素有贤名,我们出兵,还需师出有名。"

"主公难道忘了?"陈宫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您可是朝廷钦封的征南将军,手握征伐大权!当年击败袁术,曹操为试探主公,特意奏请天子赐予此封号,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曹铄恍然,不禁抚掌大笑。

这时,陈登上前一步,指着沙盘上的江夏郡说道:"主公,南阳一战,我军虽全歼荆州五万大军,但刘表麾下仍有不少精锐。如今荆州号称三十万大军,实际兵力恐怕不下十五六万。

想要攻破襄阳,必须有人牵制住江夏的黄祖,以防他率军增援。"

曹铄踱步至沙盘前,目光如炬:"就以我的名义给孙策修书一封,告诉他,谁先拿下江夏,那江夏便归谁所有。

再附上一句,我毕生最敬重的,便是孙坚将军,孙将军的仇我帮他报。"


    (http://www.quwenw.com/book/A0FDJ0-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