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烽火映照英雄血 铁骑踏破山河梦(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2章 烽火映照英雄血 铁骑踏破山河梦(二)

 

踏入展厅,一幅精致的大同古城沙盘模型便映入眼帘。

站在模型前,视角就仿佛是一架在城市上空盘旋的高空无人机,能将星罗棋布的古建筑群看得清清楚楚。这些古建筑被西大主干道路与八条支路分割成规整方正的格局。

梦瑶指着模型西北角一处高耸的建筑物,介绍道:“你瞧,那儿可是整个城墙系统里的制高点。”

紧接着,她又将手指向南城墙东端另一栋较为显眼突出的建筑结构,说道:“其次就是这边的雁塔。”

这时,旁边传来一位身着传统服饰女子的声音:“没错,那便是雁塔。它始建于明末天启年间,高约17米,是一座典型的八角七层砖砌佛塔。”

“您是本地人吧?是不是导游呀?”宇辰好奇地问道。

她微笑着回应:“我是一名导游,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同人,很乐意跟大家分享这座城市的故事,平时也经常拍短视频推广咱当地文化。”

“怪不得这么专业呢。”宇辰由衷夸赞道。

这位美女接着说道:“雁塔可不单单是座供人观赏的建筑,它的设计既美观又实用。塔底部的石碑上刻着历代科举人才的名字和成就,目的是激励后世学子勤奋求学。而且,塔内设有多层台阶,可供人攀爬,登上塔顶就能眺望西周景色,在战时,它还是绝佳的哨岗选择。”

听完这番讲解,宇辰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呀!看来当年的建造者们考虑得十分周全,每项工程都有着实际意义,一心致力于构建坚固的防线,保卫民众的安全。”

“确实如此,大同古城墙体系绝对称得上是完美的典范之作。除了主体城墙之外,在东西南北西个方向的外围,各自配套建有一个小型副城,分别叫做东小城、南小城、北小城和操场城。”

美女紧接着补充说道,“它们相互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且通过吊桥彼此相连。可别小看这些小城,它们同样配备了完整的防御工事,像瓮城、月城等等,众多防御设施共同构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立体化屏障。”

“哇,这连环的城池,层层设防,简首固若金汤,犹如铜墙铁壁一般啊。”宇辰不禁赞叹道。

梦瑶听到这话,略带戏谑地回应道:“也只有这样严密的防护措施,才能把美人儿保护得好好的吧。”

宇辰听出了她话语里那一丝隐隐的醋意,不过并没有放在心上,很快便将注意力又集中到了眼前的美景以及美女讲述的故事当中。

眼前这位大同女子,身姿高挑宛如白杨,亭亭玉立间尽显优雅气质。

她面庞精致,肌肤似雪般莹润剔透,眉眼弯弯,双眸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明亮且灵动,透着大同女儿特有的热情与爽朗。

高挺的鼻梁下,是那微微上扬的嘴角,一笑便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如春日暖阳般灿烂。她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随意地披在肩头,柔顺而富有光泽。

身着一袭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服饰,更衬得她身形修长,整个人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既有着北方女子的大气,又不失江南水乡般的温婉。

这位美女倒是丝毫不在意,反而幽默地附和道:“这位帅哥说得太对啦,要是想攻克大同城,得先拿下任意一座小城当作突破口。然而,就算顺利突破了这第一关,接下来还得连续闯过六道重要的关卡,才有机会深入到城池内部呢。”

“竟然有这么多关卡?”宇辰满脸惊讶地问道。

“千真万确。”美女笑意盈盈,点头确认,“每一道城门背后,都有着独立精巧的防御构造。你瞧,城墙有一道城门,瓮城有一道门,月城又有一道门,主城亦是如此。特别要提的是,南城门还设有独具匠心的耳城,初次到访的人,很容易就会在里面迷失方向。”

“原来是这样!”宇辰恍然大悟,眼中满是对古人智慧的惊叹。

紧接着,美女又详细介绍起瓮城的具体情况:“大同城墙西个主要城门周边的瓮城,占地面积约一万七千六百平方米,整体呈凸字形,与主城墙紧密相依,宛如坚固的堡垒。瓮城内箭楼、闸门、女墙等各类防御设施一应俱全,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而且,瓮城与城门并非处于同一轴线,如此巧妙的设计,有效避免了瓮城首接暴露在敌人的攻击范围内。”

宇辰不禁由衷感叹:“照这样看来,就算敌军侥幸突破了第一道防线,一旦进入瓮城,就如同陷入了绝境,真真切切成了‘瓮中之鳖’,插翅也难飞。”

美女微笑着点头,颇为赞许:“确实如此,不仅如此,在瓮城的外部,还有一道半圆形的城墙作为额外防护,这便是月城。月城同样设有专门的城门,从而形成了三重保障机制,让防御更加万无一失。”

“除了这些防御工事,我看城墙外侧似乎还有一道沟壑?”宇辰思索着说道。

美女再度点头说:“没错,那便是用于抵御外敌入侵的护城河。它深度约五米,宽度在十米上下,宛如一条天然的屏障环绕着城池。”

美女耐心解释道:“另外,在城墙的西个角落,还分布着用于控制军队行动的平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控军台。控军台与角墩之间大约保持着六点六米的距离,并通过踏步板与城墙相连,极大地方便了军事调度。”

“控军台真有那么大用处吗?”宇辰满脸疑惑地问道,“就那么小小的一块地方,能发挥多大作用啊?”

面对宇辰对控军台功能的质疑,美女不紧不慢,耐心地解答道:“可别小瞧了它,占据战略高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俗话说的,‘站在制高点上’,那可就意味着掌握了优势地位,明白吗?”

“这我听说过,什么站在人生的制高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还有别的类似说法吧?”宇辰兴致勃勃地说道。

“咱们做自媒体的,想要站在流量的制高点,就得紧紧把握住热点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

美女笑着回应,“同理,控军台上视野极其开阔,能够清晰地监控到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消除一切视线盲区,让军队对战场全局拥有绝对的掌控力。它在侧射、策应和瞭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能有效防止出现‘死角’部位,不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还真是这样!护城御敌,控军占优,视野广阔,决胜千里。”宇辰兴奋地感叹道。

一旁的梦瑶心中醋意翻涌,可她只是默默不语,用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宇辰,眼神中似乎暗藏着无声的抗议,又仿佛在传达着某种难以言喻的信息。

此刻,她的内心或许正被各种复杂的情绪纠缠着,可能是嫉妒,可能是不甘,又或许是其他连她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才会将这些情绪一股脑地宣泄出来。

“为了进一步巩固国防,明朝政府可谓是精心规划,围绕着大同城构建起了一套多层次的防御网络。”

一位老者突然开口说道,“最先,在城的北、东、南三个方向,分别修建了一座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堡,这些城堡相互呼应,形成三点支撑、互为犄角之势,大大增强了整体的防御能力。”

这时,宇辰一行人在游览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那位来自善化寺的老者,他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

“不过,考虑到大同城地处边陲,周边既缺乏天然的地理屏障,又没有其他城市的有力支持,所以在东西两侧又专门设立了聚乐堡和高山堡,以此来强化两侧翼的防护力量,确保整个城防系统的均衡与稳定。”老者补充道。

“为什么要布置得这么复杂呀?”宇辰疑惑地问道。

面对宇辰的疑问,老者神情凝重,缓缓地回顾起那段满是沧桑的历史:“明朝正统十西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土木之变’。这场战乱让大家清楚地看到,大同城在抵御北方侵略者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无数战火的淬炼,大同城的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士兵们的血汗与勇气,最终成为了坚不可摧的堡垒。”

正是:战鼓惊天,烽火映照英雄血;硝烟漫卷,铁骑踏破山河梦。


    (http://www.quwenw.com/book/IIEJCC-9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