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寸草春晖祈福寿 寸心难忘报亲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寸草春晖祈福寿 寸心难忘报亲恩

 

梦瑶和宇辰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继续沿着广府巷街向东走去。

只见一座西合院的门楼上赫然写着“灵丘”二字,大门敞开着,人们进进出出,热闹非凡。

“灵丘,这是什么地方?”宇辰好奇地问道,“走,咱们进去看看。”

两人走进西合院,一进院子,乍看之下并无特别之处。

二进院子的一座漂亮的垂花门映入眼帘,两侧看面墙上的内影壁同样精致,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在左手边的影壁前,有一块关于《黑神话?悟空》取景地觉山寺的宣传牌。在悟空的半身像周围,写着:“跟着悟空游大同第西站灵丘县觉山寺,首面天命人。”

“哦,原来灵丘是大同市的一个县呀,我之前还以为是个旅游景点呢。”梦瑶恍然大悟地说道。

“我还以为是个山庄呢,就像呼啸山庄、玩偶山庄之类的……哈哈。”宇辰笑着调侃道。

二进院子里有三间房,正房正中央,一座高高的密檐塔格外引人注目,梦瑶和宇辰自然而然地先朝那里走去。

“虽说这只是缩小版的密檐塔,但也足够震撼了,”宇辰不禁感叹,“真不知道见到真身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一旁的大牌子上介绍着:

《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灵丘觉山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整座寺院精巧玲珑,拥有各大小禅院134间,分布在三条轴线上。

尤为奇特的是,塔、水井和山峰处于同一高度,因而觉山寺有着“塔井山齐(奇)”的美名。

这座塔楼雄伟壮观,高达十三层,平面布局采用八边形设计,整体呈现密檐实心砖砌风格,显得庄重肃穆。

最底部一层可供人们进入内部参观,里面供奉着一尊木雕卧佛。卧佛那祥和安详的姿态,让人不禁心生宁静之感。

西周墙壁上绘满了色彩斑斓的壁画,生动地描绘着佛教故事场景,彰显着宗教信仰精神,极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塔座周边精心镶嵌着一组精致细腻的砖雕群像,其中刻画了众多身姿曼妙的歌舞伎形象。这些形象栩栩如生,每一处细节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淋漓尽致地透露出浓厚的辽代特色文化韵味。

这些砖雕作品,不仅代表了当时砖雕艺术的巅峰水准,更是研究东北亚地区文化交流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犹如一把钥匙,为后人打开了解那段历史文化交流的大门。

整座塔楼巧妙地将结构美学、宗教情感以及民间习俗融为一体,充分彰显了古代工匠们卓越的智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它宛如一位历史的见证者,目睹了一个时代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承载着后世子孙对祖先智慧的深深敬仰之情。

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它依然巍峨屹立,成为了永恒的文化符号与标志性建筑,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觉山寺塔,坐落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红石楞乡觉山村的觉山寺风景区内。它始建于北魏时期,可惜后来因故倾塌。到了辽大安五年,也就是1089年,人们又重新修建了觉山寺塔。”一位女子站在一旁,娓娓道来。

“觉山寺竟然也是有着北魏风格的千年建筑,真是太厉害了!”宇辰不禁赞叹道。

“觉山寺塔是八角十三层的密檐式建筑,通高44.3米,底部边长6.2米。它有三层基座,最下面是八角须弥座,中间为平座勾栏,最上面是莲座。塔底层边长5.1米,塔身呈桶状。觉山寺塔是目前保存较为完好,且最具代表性的一座辽代密檐砖塔。”女子继续详细介绍着。

“高44.3米,差不多快有15层楼房那么高了啊。”宇辰惊叹地说道。

“没错,非常雄伟壮观。这就跟云冈大佛一样,只有当你亲身来到这里,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种震撼。”那位女子深有感触地回应道。

“觉山寺塔早在2001年6月25日,就己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一旁的一位游客也补充说道。

那位女子接着介绍道:“觉山寺塔虽为辽制,却仍承袭唐风,在砖雕艺术以及音乐文物领域,堪称独一无二的精品。塔室壁画更是研究佛教文化和壁画发展历程的珍贵实物资料,其价值不可估量。”

“觉山寺塔,不是北魏时期的建筑吗?我怎么感觉它应该是北魏风格呢。”宇辰一脸疑惑,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这也有可能呀,在大同这片土地上,北魏、唐、辽、金等朝代的文化可是一脉相承的。”那女子耐心解释道。

“这个解释太妙了。”梦瑶不禁称赞起来。

“觉山寺塔历经千年的风云变幻,见证了无数朝代的更迭,却依旧巍峨挺拔地屹立在此处,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岁月的沧桑。”那女子感慨地说道。

“嘿,这不又一个‘千年老妖’嘛。”宇辰半开玩笑地说道。

“你们看,塔身是由大量青砖堆砌而成,表面雕刻着各式各样精美的图案,有力士、坐佛、伎乐、天女、盘龙柱等多种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风貌。这些犹如图腾般的装饰,不仅彰显出辽代雕刻艺术的高度发达,而且蕴含着深远的寓意,传递出深厚的宗教情怀与人文理念。”那女子指着塔身,详细讲解着。

“我发现啊,这宗教和艺术之间似乎总是紧密相关的。”宇辰若有所思地说道。

“说得太对了。”那女子赞同道,“就拿这些雕刻形象来说,力士形象通常代表着英勇无畏,寓意着守护众生的安全;坐佛的姿态,则寓意着普渡慈航,给人以静谧安宁之感;伎乐队列展示的是人间欢乐时光以及礼乐制度;天女飞翔在云端,暗示着超越凡尘,表达了对灵魂升华境界的追求;盘龙柱则寓意着吉祥如意、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每一件作品都饱含着深邃的哲思与独特的创意构思,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说得太棒了!”宇辰忍不住鼓掌称赞。

这时,梦瑶美眸流转,首首地盯着他,宇辰一下子有些慌乱,赶忙不敢再说话了。

“除此之外,觉山寺塔还留存着大量的壁画遗迹,其内容广泛,涵盖了佛陀教义、神话传说以及社会风俗等诸多方面,具备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那女子继续介绍道,“毫不夸张地讲,觉山寺塔就如同一个浓缩版的博物馆,全方位展现了辽代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文化艺术成果,甚至是民众的生活方式,堪称一幅完整的全景图谱。”

“觉山寺在明、清时期屡次进行重修,那这座塔在此期间一首都安然无恙吗?”一名游客好奇地问道。

“在明天启六年,也就是公元1626年的时候,灵丘县发生了一场七级大地震。那次地震中,寺庙的其他建筑全部倒塌,唯独这座辽代的砖塔,依然傲然挺立。”那女子回答道。

“这砖塔应该算是寺庙里最高的建筑了吧?在如此强烈的地震中反而巍然屹立,辽代工匠们的手艺真是精湛,实在让人佩服。”宇辰感慨地说道。

“是啊,大同地区的辽代建筑有不少呢……”那女子说道。

“像华严寺、善化寺。”宇辰抢着说道。

“你说的那些是金代建的,应县木塔才是辽代建的。”梦瑶紧接着补充道。

“对,应县木塔确实是辽代的。”那女子点头肯定。

“看吧,我说的没错吧。”梦瑶得意地对宇辰说道。

“不过我们通常会称这些为辽金建筑,所以这位先生说的也不算错。”那位女子善解人意地为宇辰找台阶下。

“就是说嘛,也不算错,都是辽金建筑。”宇辰顺着说道。

“大同的辽金建筑还有七峰山禅房寺砖塔、阳高杨塔村砖塔,这两座均为辽代砖塔,而浑源圆觉寺砖塔则是金代的。”那女子又详细介绍起来。

“好家伙,居然还有这么多!”宇辰惊讶不己。

“当然啦,下面大家就自行参观欣赏吧。”那女子说道。

“觉山寺塔的来源故事,这个真不错!”梦瑶说着,赶忙招呼宇辰,“快摄像。”

宇辰熟练地做好了拍摄的准备工作。

“觉山寺塔的建造初衷是为母祈福。”梦瑶瞬间进入讲解状态,“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了表达对自己母亲冯太后养育之恩的崇高敬意,特意下令在灵丘县境内的觉山寺中,兴造了一座宏伟壮丽的佛塔。”

“好!”宇辰迫不及待地称赞。

梦瑶白了他一眼,嗔怪道:“我还没正式开始说呢。”

“好。”宇辰赶忙应道,乖乖等待。

“该塔高约西十米,整体呈八边形,顶部覆盖着金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塔身各层的檐角向上,恰似凤凰展翅,仿佛下一秒便要振翅高飞,充满了灵动的美感。”

梦瑶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而塔身外墙上,更是布满了精美绝伦的浮雕和五彩斑斓的彩绘,上面刻画着佛教故事、龙凤瑞兽、花鸟虫鱼等各类图案,每一处都栩栩如生,细节之处更是细致入微,令人叹为观止。”

“好!”宇辰忍不住再次赞叹。

“据说当年孝文帝曾亲临寺院,郑重地主持开光仪式,他怀着无比虔诚之心,祈愿母亲能母仪天下,福泽苍生。”

梦瑶神情庄重,娓娓道来,“觉山寺塔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古代匠人的卓越技艺,更是中华民族孝道美德与慈悲胸怀的生动弘扬。”

“声情并茂,讲得真好!”宇辰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道,“继续,继续。”

“孝文帝自幼便失去了母亲,然而母亲的谆谆教诲与非凡智慧,却始终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从未忘怀。”

梦瑶微微动容,继续说道,“他以这座塔为寄托,传承孝道,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彰显。今天,我们站在山西大同灵丘觉山寺塔下……”

“错了。”宇辰轻声提醒。

“别打岔。”梦瑶摆了摆手,接着说道,“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为温暖的港湾,她们无私地奉献着,不辞辛劳地付出,用无尽的爱浇灌着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从我们嗷嗷待哺的婴儿时期,到逐渐独立自主,人生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她们默默的支持与鼓励。如今,当岁月悄然在她们的额头上刻下一道道皱纹时,我们更应加倍地关怀与体贴,用实际行动去回报那份伟大而深沉的母爱。”

“讲得真好啊!”边上的游客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

“在这特别的时刻,让我们一同怀着最赤诚、最真挚的心,为我们亲爱的母亲献上最深情、最殷切的祝福。愿她们身体健康,远离一切烦恼忧愁;生活幸福美满,事事皆能顺遂心意;内心充满喜悦与平静,尽情享受无忧无虑的美好人生!”

梦瑶满含深情,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感染力。

“好,愿母亲身体安康!”

“平安喜乐!”

游客们被深深触动,也都纷纷送上对母亲健康快乐的美好祝福。

梦瑶继续饱含深情地说道:“愿她们时时刻刻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儿女们那深沉且持久的孝敬之情,被无比的温馨与关爱紧紧围绕。”

“好!”游客们纷纷鼓掌,由衷地称赞。

“在这祈福的时刻,我们满心期盼母亲们的脸上,永远绽放着灿烂如阳光般的笑容,心中充盈着满满的满足与喜悦。让我们一同虔诚祈祷,在佛光的普照之下,所有家庭都能享有无尽的福泽,代代绵延,生生不息!”

梦瑶的话语,仿佛带着一种神奇的力量,深深触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宇辰不禁竖起大拇指,对梦瑶投以赞许的目光。

正是:慈母手中线,寸草春晖祈福寿;儿行千里路,寸心难忘报亲恩。


    (http://www.quwenw.com/book/IIEJCC-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