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琏与宝玉送迎春回去后,二人在返程的路上谈起了晴雯。
宝玉说道:“晴雯孤苦无依,眼下连个安身的去处都没有,想着等太太气消了,还要变着法儿接进来才好。”
贾琏对晴雯有着三分印象,对她的性子也知道一二,遂劝宝玉,“趁早别动这样的心思,太太是不会允许这种人留在你身边的。你提了,太太不仅不充,反惹的太太生气,倒说是那丫头不安份,被撵出去了还想法勾引你,你这不是给她招不是吗?依我说,不如给她寻一门亲事,即解决了她眼下的困境,我们大家又都安生,岂不是两全其美。”
宝玉沉思了会儿,说道:“好是好,只怕她不愿。”
贾琏开玩笑道:“难道说这丫头心高气傲,还惦记着你不成?还是说,你也舍不得她?”
宝玉慌道:“二哥哥千万莫乱说,我与晴雯清清白白,从没有过苟且之事。她这次被撵也是为我,我又岂能弃她而不顾。”
贾琏道:“即如此,悄悄的在外养着也就是了,只是千万别让老爷,太太知道,否则又要打你。”说完,打马朝前奔去。
宝玉听了贾琏一番话,心情一路跌到了谷底,眼见贾琏走远,只得打马跟上。
一时回到府里,二人一同回过了贾母,王夫人,这才散了。
宝玉回到怡红院,袭人等迎上来问长问短,宝玉随便敷衍了两句。换过衣服后,怕黛玉悬心,便着急忙慌的去向黛玉报平安。
去了才知黛玉又病了,问紫娟道:“林妹妹前二日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
紫娟放下茶道:“还不是为二爷担心,这几日是吃不下,也睡不着……”
黛玉见紫娟说话造次,赶紧打断道:“呸!你这丫头,混说什么呢!我不过是觉得身子乏了些,略躺躺罢了,你就在这儿咒我,安得是什么心?”
紫娟也不答话,只是看着宝玉笑。
宝玉心下了然,便转了个圈道:“我这不是好好的,那还能少了块肉不成,妹妹若是为此,我劝你大可不必。等过阵子,大家聚齐了,我们还要再开一次诗社才好。”
黛玉见宝玉开心,心里也跟着开心起来。问了宝玉在路上的所见所闻,问了有没有去贾母那里,王夫人有没有为难他。
宝玉一一答了。又说了些闲话,便起身告辞,想着等下去看晴雯,告诉她这件事自己做成了。
宝玉满心欢喜,正要出门,只见秋纹慌慌张张的跑来,说是老爷找他。
宝玉一听,三魂顿时去了七魄。人前脚刚走,黛玉忙让紫娟前去打探。
好在不是什么大事,说是为着宝玉读书的事,黛玉这才放下心来。
这里宝玉提心吊胆的来到贾政书房,整理了一下衣裳,方才进去,请了安,站着。
贾政因嫌宝玉近日过于懒散,与王夫人商议还让他上课去。王夫人见宝玉己大好,老这么胡闹也不是办法,便同意了。
贾政告诉宝玉,明儿一早整理好书籍,亲自送他去代儒那里。
宝玉哪敢说半个不字,只能点头称“是”
回到怡红院,又有王夫人处的小丫头来说,二爷要读书了,要袭人等都小心侍候着,要再听见他们胡闹,太太可是不依的。
袭人等闻言亦不敢再和宝玉玩笑。宝玉也怕代儒明天问起功课,慌的让人赶紧将书找出来抱着温习。因时间紧,只能是将去看晴雯的事,暂时搁起。
看了没一会儿,一时又想起黛玉来,又让人去送信儿,说老爷只是让他读书,并不为别的。
秋纹笑道:“我的小祖宗,你只管安心吧!紫娟刚己经来过了。”
宝玉“哦”了一声,继续低头看书,只觉心烦意乱,丝毫看不进去。
且说贾琏回去后,向凤姐说起了宝玉最近的变化。又说:“晴雯这丫头,本事大的很,哄着宝玉,还让接她进去。我原以为是他们旧情难舍,谁知宝玉却说他们各不相扰,你说这事怪不怪?”
风姐知道,这一切说不定就是晴雯挑唆的,以宝玉的性格,断不敢做出此等事来。因笑道:“这丫头鬼的很,连我都不知道她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你说她想做宝玉的姨娘吧!她只须安安静静的待着便是,何苦去得罪太太,这不是把路给堵死了吗?”
贾琏道:“可不就是这个理,闹成这样,想要再回来,还有什么意思。就是老太太开恩,放了她进来,太太也决不会允许她做姨娘。”
凤姐笑笑,没再言语,她自是没把收到晴雯信一事告知贾琏。
那贾琏自是不会把这等小事放在心上,不过随口一说,转身就忘了。
凤姐看过晴雯的信,无非是让她帮忙,让她进去一事。凤姐有心不管,可晴雯要挟她,她要是不帮忙,就要去衙门告发她,私放高利贷且又暗自藏匿甄家抄家时所送来的财物。
凤姐初看,吃惊不小。这事连老太太,太太都不知情,知道的也就平儿,周瑞家的几个心腹,晴雯又是如何得知的。想到平儿素来与晴雯亲厚,疑是她说出去的。便叫了平儿来,一顿审问。
平儿首言叫屈,说是连琏二爷都不曾说过,又如何说与外人。
凤姐姑且相信,只是眼下没时间查谁走漏了风声。为了稳住晴雯,凤姐让平儿附耳过来,交待了一番,平儿听后领命而去。
(http://www.quwenw.com/book/FFECHA-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