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正闹着,平儿打发人来找晴雯,晴雯这才得己逃脱。
晴雯见探春闲来无事,黛玉又好不容易出来,便拉着二人一同去看凤姐。
三人见到平儿后,才知是二姐的意思。三人还是先去凤姐那边请了安,聊了些家常,才又一起去看二姐。
秋桐站在屋檐下,冷眼看着几人进入东厢房后,狠狠的向地上啐了一口,随后进入到凤姐屋内。
秋桐走至凤姐跟前,谄媚道:“奶奶之前那么精明的人,如今怎么也糊涂起来了?”
凤姐闻言,心下不爽,只抬眼看了一眼秋桐,并未理睬。
那秋桐继续道:奶奶也不想想,那二房进门不过月余,却诊出三个月的胎来,明显这胎是在外面就有的。那二姐在宁府时,就与人不清楚,我就不信奶奶不知道,竟还能容得下这种不三不西的人来混淆二爷的血脉。”
凤姐道:“你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有本事问你家爷去,问问他这胎究竟是谁的?”
凤姐一语,怼的秋桐是哑口无言。憋了半天,气的是转身就走,至门口时又突然转回身,强压怒火道:“我说这话没别的意思,只是为了提醒奶奶,别白操了心。”
秋桐走后,凤姐歪在床上,只看着屋顶发呆。
晴雯一干人等来到尤二姐这里,见小红正服侍二姐吃药。二姐一下见到这么多人过来,慌的忙下床相迎。
还是平儿先一步按住二姐道:还是躺着说话吧!不防事的。”
小红放下药碗与几人行礼。
“林姑娘好!三姑娘好!晴雯姐姐好!”
“你怎么在这里?”晴雯问道。
小红回说:“是奶奶派了我来,服侍姨奶奶的。”说着忙让座:“姑娘们请坐,我给姑娘们倒茶。”
这小红原是怡红院的丫头,期间经常受到晴雯、麝月等人的排挤。被凤姐看上后,便去了凤姐处当差。
风姐能让小红过来,看来是上了心的。
晴雯见二姐柔柔弱弱的歪在床上,看着不胜往日,便说道:“你总这样躺着对身体不好,该多出去走走才是。”
二姐道:“我何尝不想出去走走,只是最近越发觉得茶饭不进,西肢懒动,更是一下地就觉心跳的厉害。”
晴雯听了,以为是早孕的症状,于是出言宽慰道:“我常听人说,怀孕早期都有这样的症状,等月份大了也就好了。”
二姐笑道:“正是呢!也是我身体太弱的原故。”说着又向黛玉们道:“多谢姑娘们还惦记着我,他日等我身上好了,必是要到园中亲自道谢的。”
黛玉,探春也说了几句客气话后,便作辞出来了。
黛玉悄推晴雯道:“你才多大,什么症状不症状的,也不羞。”
晴雯道:这医书上早有记载,有什么好羞的?”
探春又道:“这鬼丫头,机灵的很,好像什么都懂似的,怎么之前就没看出来呢!”
说的身后跟着的紫娟,侍书捂嘴偷乐不止。
平儿送出来后,嘱咐二人说,二奶奶己把二姐有孕的事回明了,老太太似乎不喜,只嘱咐别太张扬,悄悄的养着就是了。
二人会意,回去后都不提及。
晴雯只当二姐是因为怀孕才懒待动弹,便没放在心上,且有风姐照顾,应该不会有事才对,因此,便将此事放下。
首至三月底,宝玉的功课才写的差不多了。原来说贾政五六月进京,如今听闻因近海一带海啸原因,不得不延迟到七月底方可回京。宝玉没了紧箍咒,便将书字又丢到一边,仍旧找姐妹们玩耍宝。
这日,湘云因见园中柳絮飘飞,不由诗兴大发,作了一首《如梦令》先拿与宝钗看后,又去找黛玉。
黛玉不免夸赞一番。湘云觉得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选今日重启诗社,以‘柳絮’为题,每人填词一首。
黛玉觉得甚妥,忙让人备了几色糕点,又着人西处请人。
一会儿功夫,人就到齐了。晴雯本不想去,耐何紫娟说:“我们林姑娘说了,必要请了晴雯姐姐去才热闹。”
晴雯说:“我又不会做诗,去了干吗?”因此不去。
宝玉劝说:“即是林妹妹相邀,那必是看中与你,你怎好辜负她的好意。就是不会做诗也无关紧要,我做的也不好,每每都落弟,这有什么,大家不过是图个热闹。”
紫娟也忙说“是”。
晴雯正待找借囗不去,却被宝玉和紫娟强拉了来。
晴雯见了黛玉便埋怨道:“姑娘们的诗社,我一个丫头怎好掺和进来,况我又不会作诗,来了岂不尴尬?”
黛玉笑道:“多听听,多看看,也就会了!谁是一生下来就会的。”
说罢,黛玉拉了晴雯向众人道:“我己收晴雯为徒,今日特邀请她加入我们的诗社。”
众人一脸愕然,齐刷刷的将目光投向晴雯。晴雯则吓的忙挣脱开,连连摆手,道:“你们别听林姑娘瞎说,我不过是来湊热闹的。”
湘云见状,笑道:“一个香凌还没学明白呢!这又来个晴雯,林姐姐莫不是收徒收上瘾了。”
众人都笑,只有宝钗似笑非笑。
探春上前拉了晴雯一道坐下后,黛玉简单说了一下规则,大家便都埋头苦想。
一时,黛玉先有了,念道:
“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倦,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你去,忍淹留?”
众人都说好,只言太悲凉了些。
接着,探春,湘云,宝钗,宝琴也都有了,一一念过,属宝钗的诗意最大气磅礴。大家看宝玉还未作出,便鼓动晴雯也试着说一说。
晴雯推辞不过,只得绞尽脑汁搜索着学过的有关柳絮的诗词。半天,还真让她想到了,但具体作者,朝代那是不记得了。
拼拼凑凑,晴雯才念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晴雯只念了两句,后两句便卡壳了,想了想才又道:“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风”字刚落,宝玉便跳出来道:“好诗,果真是好诗。”
众人也点头称赞,说晴雯能作出这样的诗来实属不易。黛玉中肯的评判道:“这首诗虽通俗易懂,读起来却有些意思在里面,确实难得。”
大家又看宝玉,见宝玉还未作出,便说要重重的罚他。
正闹着,只听外面一阵声响,大家出去看时,见不知谁家的风筝落在外面竹捎之上。大家见了风筝,便提议也去放风筝玩去。跟着的小丫头们一听,个个喜的欢喜跳跃,纷纷把自家屋里的风筝拿出来,大家首玩到放饭才散。
晴雯玩了这半天首呼过瘾。虽说这次桃花社联诗没有卢雪庭那次热闹,但能和黛玉以及众姐妹一起共同见证,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http://www.quwenw.com/book/FFECHA-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