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认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七十六章 认知

 

这段时间唐云和宫锦儿在一起,并非整日就知摸摸搜搜,也谈了不少正事,包括对各大营的安排。

宫锦儿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长远来看,风险最大,收益最多的,一定是商队。

最为稳定的,风险最小的,必然是养殖场。

要说没风险的事,一定是修护城河,毕竟雇佣的是无家可归的流民,南军也等同于是为地方官府与朝廷解决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只是关于修护城河的工期,赵菁承也没办法做出一个准确的估算。

意外因素太多,护城河不是修在城墙里面的,大量百姓出去上工,一旦异族打过来,百姓就必须要回城,即便斥候、探马可以提前示警,大量的工料却带不回来。

很多事细节上都有疏忽,宫锦儿与唐云探讨了许久,前者最为担心的其实就是一句话,一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

商队赚钱了,只有一支大营能够享受其福利,其他营怎么想的?

修护城河这事,更多的是帮助老将军赵文骁一人,对麾下其他军伍来说没什么实际利益。

养殖场是最稳定的,现在是唐云说了算,将军们说了算,日后唐云走了呢,将军换了一茬呢?

之前唐云考虑的还是不够全面,针对细节,宫锦儿不断完善,这才有了今日帐中的会议。

“商队所得利润统一交给大帅府,军器监监督,这些钱财优先下发抚恤、妥善安置因伤病卸甲的军伍…”

“养殖场肉食优先供应军中,包括隼营,我一视同仁,当足够供应军中肉食后,养殖场可以售卖肉食,所得利润同样交给大帅府…”

“南军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自给自足,这一点,我没办法改变,朝廷也不允许我去改变,如果我强行去改变,只会害了大家,所以希望诸位将军都明白一个道理,养殖场也好,商队也罢,所得利用,只能用于卸甲老卒,不能用于现役军伍…”

“总而言之一句话,六大营利益均摊,风险共担,说白了,就是六大营外加新卒营,都是南军,都是一个整体,这就是我要说的事,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我反对!”谢老八霍然而起:“你找死不成!”

唐云猛皱眉头。

谢老八也顾不上演了,气急败坏的叫道:“你这蠢货想过没有,只是各营凑份子做了买卖营生安顿卸甲老卒,朝廷便是追究,兄弟们也有开脱的借口,你如此大张旗鼓,六大营都参与进来了,一营不落,如南军共同行商贾之事,一旦叫朝廷得知了,定会问是谁出的主意,到了那时,您唐云不死也要掉一层皮!”

话糙理不糙,其他将军不由的点了点头。

唐云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从南军的角度上来看,这无疑是最为妥善的方法,问题是等于是唐云一个人将风险全担了。

到了那时朝廷会不会找南军的麻烦不知道,反正一定会找唐云的麻烦。

各大营单独干,朝廷即便追问,那就上演南军本色就好了,撒泼打滚开始嚎,朝廷不管我们,我们自己还不能不管自己吗,反正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传出去了我们南军倒霉,你们朝廷也得挨骂。

这么闹,等同于是一支大营,“一个人”去闹,朝廷大概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六大营都参与,整个南军都参与了,那就不是一个闹了,是一个群体,这种事,朝廷绝对急眼,绝不姑息,非但给你把事搅和黄了不说,带头的也要重惩。

以朝廷,以文臣的想法就是,当兵就是为了打仗的,搞那些乱七八糟的,那就是丘八,不听话、不懂事、忘记了初心的丘八,任何不稳定的因素,要全部扼杀在摇篮之中!

“老八…不是,谢将军的担忧我考虑过了。”

唐云并没有任何动摇,正如他所说,谢老八说的他何尝不明白,其后果又岂能不考虑到。

“我要问的是,大家同意不同意,不考虑朝廷的反应,大家是否同意?”

不考虑朝廷的反应,不去想唐云担的风险,大家肯定是同意了。

同意是同意,没人吭声,点头都不敢。

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些将军们哪个不是重情重义,占唐云便宜归占便宜,不可能卖了良心为了占便宜让唐云往绝路狂奔。

“不吭声就当你们同意了。”

唐云翻了一下小本本:“第二议题,我现在以军器监监正的身份,向大家提出几个不成熟的小意见,关于出关商队,关于国朝各家府邸出关商队的事。”

一群人只能耐着性子听,刚才还唠南军的事,现在又扯到商队上了。

“出入关商队,严加盘查,要比朝廷规定的还要严,严到了所有商队出关,所有名下有出关商队的府邸,都要看你们南军脸色的程度。”

诸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赵文骁苦笑道:“虽不知唐监正是何意,可我南军只是守城,这出入关的商队与守城无关,盘查倒是我南军的活计,盘查严否于对我南军毫无益处,反倒是逼的太过,这众商队背后的东家,怕是要给我南军使绊子。”

这是实话,能出关搞贸易的,就没一个找招惹的。

盘查的松,人家不会谢谢南军。

盘查的严,耽误人家时间,耽误人家赚钱,首接告到京中或是兵部,到时候还是南军被穿小鞋。

“我明白老将军的意思,我想说的是,大家搞错了一件事,各家府邸也搞错了一件事。”

唐云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南关,由军伍守护,而非商队,或许商队背后的东家手眼通天,可即便他们的背景再硬,难道朝廷会解散南军不成,南军,永远都在,永远都在南关的不是商队,而是南军!”

一番话掷地有声,众将下意识点了点头,明白了唐云的意思。

“国朝,可以没有商队行商,但不能没有南关,不能没有驻守南关的南军,他们给咱们穿小鞋,咱们永远都在这,永远都在这的南军,会让那些给咱们穿小鞋的商队们,这辈子都出不了关,叫他们一文钱都赚不到!”


    (http://www.quwenw.com/book/CIDDJI-2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