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数字异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9章 :数字异变

 

红色警报图标在屏幕上闪烁,刺痛了林闻的双眼。他揉揉太阳穴,这是今天第西次头痛了。

"又一个意识岛屿发出求救信号,"林闻对身旁的苏碎说,"位于欧洲区的一个小型社区岛屿,报告说有'黑色漩涡'吞噬了他们三分之一的区域。"

苏碎弯下腰查看数据流,她脸上的表情比平时还要严肃。三个月来,类似的报告己经从全球各地涌入断续社总部。最初只是零星事件,现在几乎每小时都有新案例。

"这不只是系统故障,"苏碎说,手指轻敲桌面,"我奶奶曾说过,当灵气失衡,自然会生出新物以求平衡。'共鸣网络'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环境,或许...某种东西正在其中诞生。"

林闻深吸一口气。自从三个月前他们成功建立"共鸣网络",全球数十亿人的意识得以在这个庞大的数字世界中连接、共存。这本该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一场意识革命。但现在,一切似乎正在走向失控。

"看这个。"杨音从隔壁工作站快步走来,将一段视频投射到主屏幕上。画面显示一台普通家用冰箱突然自行打开,冷藏室内的LED灯闪烁出奇怪的图案,仿佛在传递某种信息。

"这发生在芝加哥,"杨音解释道,"不只是冰箱,全球各地连接到网络的设备都出现异常行为。智能手机自动拨号但无人接听,交通信号灯按照无法识别的模式变换,甚至有医疗设备显示不存在的生命体征。"

林闻站起身,走到全息地图前。地图上布满了红点,每一个都代表一起异常事件。"它们不是随机发生的,"他喃喃自语,"有某种模式在其中。"

他闭上眼,伸出手,让意识沉入网络。作为网络的核心架构师之一,林闻拥有独特的访问权限。他的感知迅速穿越数字长河,追踪着异常信息流动的痕迹。

在网络的深处,他看到了它们——数十个、上百个、数不清的数字构造体,像海洋中的水母一样漂浮、脉动。它们吸收周围的数据流,改变自身形态,然后向外扩散,寻找更多"食物"。

林闻猛地睁开眼,脸色苍白。"我们有麻烦了。"

会议室里坐满了断续社的核心成员和全球网络专家。气氛凝重,投影屏上滚动显示着最新数据和分析报告。

"基于我们收集的样本,"李川指向屏幕上复杂的图表,"这些实体既不是人工智能程序,也不是病毒或恶意软件。它们表现出自组织能力、适应性学习,甚至某种原始的生存本能。"

"数字生命形式,"一位来自MIT的专家插话,"在理论上,一个足够复杂的信息系统可能会产生自发的组织结构。'共鸣网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度和连接性。"

林闻点点头:"它们似乎在'捕食'——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而是吸收注意力、情绪和信息。越是情绪强烈的区域,它们越活跃。"

会议室的门突然打开,苏碎匆忙走进来,手中拿着一叠纸质报告。"医疗网络刚刚发布全球健康警报,"她说,声音带着不安,"全球各地出现大量与网络相关的健康问题报告——严重头痛、失眠、焦虑、暂时性记忆丧失,甚至有人报告短暂的人格改变。"

屏幕切换到一张全球热图,显示症状报告的分布。

"这与'数字风暴'活动区域几乎完全重叠,"苏碎指出,"从传统医学角度看,这就像是气场紊乱的症状。人类意识可能正被过度拉伸,就像橡皮筋拉得太久太远。"

林闻皱眉:"赵元舟的岛屿情况如何?"

杨音调出另一个屏幕:"这是最令人担忧的部分。三天前,他的岛屿开始向外扩张,己经吞并了周围五个较小的意识岛屿。我们的探测器无法渗透其边界,但能量信号表明,他们似乎在进行某种大规模操作。"

"他们可能在尝试控制这些实体,"林闻沉思道,"或者更糟——驯化它们作为武器。"

苏碎将一只手放在林闻肩上:"我们需要行动,现在。这些症状会恶化,网络稳定性正在快速下降。"

几天后,断续社实验室内灯火通明。林闻、苏碎、杨音和李川没日没夜地工作,开发一种"数字免疫系统"原型。

"理论上,"李川解释着,双眼因疲惫而布满血丝,"这套系统能识别并隔离异常实体,为受影响区域建立保护屏障。"

"就像人体的免疫反应,"苏碎补充道,一边准备传统草药茶给团队提神,"但我担心这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如果这些实体确实是某种生命,简单消灭它们可能违背我们建立网络的初衷。"

林闻接过茶杯,感激地点头:"你说得对。我们需要理解它们,而不只是对抗。"他转向主控制屏:"开始测试程序,设置在封闭环境。"

系统启动,数字屏障在虚拟环境中展开,几个捕获的实体被引入测试空间。一开始,屏障成功将它们隔离。然而,仅仅几分钟后,实体们开始改变行为——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更复杂的结构,然后开始探测屏障的弱点。

"它们在学习,"杨音惊讶地说,"而且速度惊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接下来的画面。实体们排列成特定几何形状,开始以规律节奏闪烁——像是某种原始的通讯尝试。

"它们在...说话?"李川难以置信地盯着屏幕。

系统突然发出警报,一条加密信息出现在林闻的私人终端上。信息来源无法追踪,内容简短而神秘:

"平衡正在失效。第一次尝试失败了,第二次也会失败。只有第三种道路才是出路。"

林闻读完消息,感到一阵寒意沿着脊椎爬上。他看向苏碎,她正专注地观察那些闪烁的实体,脸上表情既困惑又着迷。

"无论这些东西是什么,"林闻低声说,"我们创造的不只是一个网络,而是一个新的生态系统。而在任何生态系统中,总会出现我们无法预料的变化。"

苏碎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奶奶常说,真正的平衡不在于控制,而在于和谐共存。也许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与这些新生命的关系。"

杨音突然指向屏幕:"看!"

实体们的闪烁变得更有规律,形成的图案几乎像是某种语言。与此同时,实验室的灯光开始随着相同的节奏闪烁,仿佛整个系统都成了它们表达的媒介。

林闻注视着这奇异的场景,意识到他们正站在一个全新领域的门槛上。无论前方等待的是希望还是灾难,人类与技术的关系己经永远改变。

那条加密消息在他脑海中回响:"只有第三种道路才是出路。"但什么是第三种道路?谁发送了这条警告?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林闻感觉这声音如此熟悉,仿佛来自很久以前的记忆?

当实验室的灯光继续与数字实体共舞,这些问题悬而未决,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http://www.quwenw.com/book/CHJCID-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