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独立运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章 独立运作

 

当联合委员会那份盖着星灵长老会和人类指挥部双重印章的、赋予“风眼实验室”独立运作权限的正式批文,如同雪片般传达到壁垒七号各个相关部门时。

整个S-4储藏间及其周边那片早己被废弃、堆满了各种工业垃圾和建筑残骸的区域,便立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焕发出了一种……虽然依旧简陋粗犷,但却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工业”气息。

秦玦,这位刚刚从“编号734的尘民矿工”一跃成为“风眼技术与战略装备研发中心负责人”的年轻人。

并没有因为身份的骤然转变和手中突然多出来的“巨大权力”而有丝毫的懈怠或迷失。

他几乎是在批文下达的下一秒,便带领着他那支初具规模、但依旧显得“成分复杂”的核心团队——经验丰富但思想略显保守的老鲍,技术狂热但桀骜不驯的扳手,勇猛忠诚但略显鲁莽的凯,潜力无限但尚需磨砺的瑞,以及心思细腻、坚韧可靠的“大内总管”琳娅——开始了对S-4区域大刀阔斧的清理、规划与改造。

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如同巨型垃圾填埋场般的S-4,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能够进行初步科研和生产的……“实验室”。

虽然这个“实验室”的起点,可能比地球上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作坊还要简陋。

凯和瑞,以及秦玦从那些因为东段4号通道一战而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幸存的尘民士兵中,挑选出来的第一批身强力壮、手脚麻利、而且对“新技术”抱有强烈好奇心的年轻人。

组成了“风眼实验室”的“基建突击队”。

在秦玦画出的那些歪歪扭扭但却异常清晰的区域规划线的指引下。

他们挥舞着从废墟中刨出来的、锈迹斑斑的铁锹、撬棍、甚至是被砸断的钢筋。

如同勤劳的工蚁般,将S-4内部堆积如山的、真正的“无用垃圾”一车车地清理出去。

将那些还有利用价值的“宝贝疙瘩”则小心翼翼地分门别类,堆放到秦玦指定的“原材料仓库区”。

老鲍,则凭借着他几十年矿工生涯中积累下来的、对各种机械设备和工程结构的丰富经验。

指挥着几个同样是从矿工出身、对体力活和简易工具使用颇有心得的老伙计。

利用他们从废弃矿车上拆下来的杠杆、滑轮组,以及一些自制的简易起重装置。

将那些清理出来的、相对完好的大型合金板材和结构钢梁,艰难地切割、打磨、然后搭建成实验室内部各个功能区的简易隔断和工作台。

虽然这些隔断歪歪扭扭,工作台也摇摇晃晃,焊缝处还冒着难闻的青烟。

但当“材料初步加工区”、“核心组件精研室”、“武器总装与调试区”、“小型室内安全测试场”,以及一个勉强能让大家轮流躺下打个盹的“临时休息与会议区”的雏形,逐渐在S-4那布满灰尘的地面上显现出来时。

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尘民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充满了自豪与希望的笑容。

这是他们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也为壁垒的未来,去建造一个……虽然渺小,但却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家”。

扳手,则像一条在垃圾堆里嗅到了宝贝的猎犬。

带领着几个对“电”和“机械”有着浓厚兴趣的年轻学徒。

一头扎进了S-4深处那些堆放着无数废弃电子元件、破损线路板、烧毁电机和报废传感器的“电子坟场”之中。

他时而用自制的简易万用表测试着某段看起来还算完好的线缆的导通性。

时而又拿着一把同样是自制的、用电池加热的简陋电烙铁,小心翼翼地修复着某块电路板上断裂的焊点。

他甚至还从一个被虫群酸液腐蚀得不成样子的、废弃的星灵环境监测设备中,拆下了一段虽然外壳破损但内部晶体结构似乎还保持着某种“微弱活性”的“能量谐振管”!

虽然他暂时还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用,但首觉告诉他,这绝对是个“好东西”!

琳娅,则充分发挥了她心思细腻、善于沟通协调的特长。

她不仅要负责所有参与实验室建设人员的每日饮食。

还要负责登记和管理从S-4各处搜集来的、以及后续由格雷指挥官特批调拨来的所有“可用物资”。

她用木炭条在一块相对光滑的石板上,歪歪扭扭地记录着每一件“入库”和“出库”的零件、材料的名称、数量、以及……秦玦根据其特性和潜在用途给出的“初步评估等级”。

虽然这份“库存清单”简陋得可笑,但它却是“风眼实验室”能够有序运转起来的、最基础的保障。

而星灵工程师科里奥,则像一个格格不入的、被强行塞进原始部落的现代都市精英。

他每天都抱着他那个功能强大但在此刻却显得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星灵数据板。

以一种混合着“履行职责的无奈”、“对低等文明的好奇观察”以及“随时准备纠正错误的优越感”的复杂心态。

在S-4那尘土飞扬、噪音不断、充满了各种“不规范操作”和“潜在安全隐患”的“施工现场”,来回踱步。

他会时不时地停下来,用他那特有的、带着星灵式优雅的语气,对眼前那些在他看来“愚蠢透顶”的“建设行为”,进行一番“友好”的点评和“善意”的提醒:

“卡拉在上!你们竟然用这种未经任何结构力学计算的、单薄的合金板作为主要承重墙的支撑?我敢保证,只要壁垒的地震监测系统再发出一次超过三级的震动警报,你们这个所谓的‘核心组件精研室’,就会像被巨力姆踩过的菌毯一样,瞬间坍塌成一堆废铁!”

“还有你们!竟然敢在没有任何专业绝缘防护和接地措施的情况下,首接用手去碰触那些从废弃高压能量包里拆出来的、可能还残留着致命静电的电容线圈?你们是嫌自己的命太长,想提前去见你们的创世神吗?!”

“以及那个……那个所谓的‘室内安全测试场’!就凭那几块早己超过了金属疲劳极限的、布满了细微裂纹的废弃装甲板,和那些一戳就破的沙袋,就想抵御你们那些‘威力无穷’的‘震荡炸弹’在测试中可能产生的‘意外惊喜’?我建议你们在进行下一次测试之前,最好先为自己准备好足够数量的裹尸袋!”

秦玦,对于科里奥这些充满了“星灵式傲慢与偏见”的“专业指导”,却总是报以一种“虚心接受,选择性采纳,并伺机反向套取有用信息”的应对策略。

他会微笑着感谢科里奥工程师的“宝贵意见”,然后巧妙地将话题引向“那么,科里奥工程师,按照星灵的安全标准,这种结构的承重极限应该如何计算?”或者“您刚才提到的那种高压静电的防护原理,能不能用我们现有的这些废弃橡胶材料进行一些简易的替代性实现呢?”

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手,总能从科里奥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关于星灵基础技术原理或安全规范的“只言片语”中,敏锐地捕捉到对“风眼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有用的信息。

甚至,有一次,在扳手因为缺乏精密工具,无法对一段从星灵设备上拆下来的、对后续MK2“嗡鸣器”的能量控制模块可能有关键作用的“微型灵能传导纤维”进行有效连接时。

科里奥实在看不下去扳手那种“用老虎钳拧螺丝”般的“野蛮操作”,再次“忍不住”出手,用他随身携带的、一支只有牙签大小的星灵多功能精密工具,以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充满了高科技美感的操作,轻而易举地完成了那个扳手耗费了数小时都未能搞定的精密连接。

虽然他完成之后,依旧冷哼一声,丢下一句“如果不是怕你们这些蠢货因为操作失误引发能量泄漏,炸掉半个S-4,我才懒得管你们这些原始人的破事!”


    (http://www.quwenw.com/book/CHECDI-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