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储藏间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充满了紧张与期待。
时间,如同壁垒外虫群啃噬防御工事的沙沙声,无情地流逝。
距离格雷指挥官给出的“三天之约”最后期限,只剩下不到半天。
秦玦、老鲍和扳手,以及被“强行拉来”充当苦力的凯和瑞,都己经连续工作了超过西十个小时。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眼眶深陷,布满血丝。
但他们的眼神,却都像淬火的钢一般,闪烁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光芒。
在他们面前那张用几块破损合金板拼凑起来的简陋工作台上。
几枚外观极其粗陋、甚至有些歪歪扭扭的金属圆柱体,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这,就是他们耗尽心血,用无数废铜烂铁和“土法”工艺,勉强制造出来的MK1“嗡鸣器”原型。
每一个原型都像是一个缝合怪,外壳是用星灵飞船装甲碎片和高强度液压管切割后,由老鲍用他那双布满老茧但异常灵巧的手,通过多层铆接和简陋的低温焊接勉强拼合而成。
焊缝歪歪扭扭,表面还残留着敲打的痕迹,看起来就像随时会散架一般。
内部的核心组件,无论是“化学爆燃室”还是“压电冲击核心”,都是扳手在秦玦的理论指导和科里奥时不时的“精准吐槽”下,用那些七拼八凑的废弃零件和“变异矿石”,通过无数次的失败和调整,才勉强让其具备了“理论上的可行性”。
连接各个部件的导线,很多都是从烧焦的线缆中剥离出来,再用破布条和树胶勉强包裹绝缘。
引信装置更是简陋到了极点,几乎就是用一根磨尖的钢钉和一小段经过特殊处理的、浸泡过某种易燃化学废料的棉线构成。
“最后检查一遍!”
秦玦的声音有些沙哑,但依旧沉稳有力。
老鲍戴上从废弃防毒面具上拆下来的护目镜,用一把自制的简易扳手,小心翼翼地紧固着其中一枚原型外壳上的最后一颗铆钉。
他的额头上渗满了汗珠,每一次转动扳手,都屏住了呼吸,生怕一不小心就让这个脆弱的“宝贝疙瘩”提前报废。
扳手则拿着一个从破损通讯设备上拆下来的、只能显示最基础电流波形的小型示波器,对另一枚原型的引信和核心能量传导线路进行着最后的“玄学”调试。
他时不时用手指轻轻敲打着原型外壳的特定部位,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与某个看不见的机械之神沟通。
“导通性……正常。核心能量回路……微弱但稳定。引信触发阈值……应该……应该没问题了吧……”
科里奥工程师,则像一个尽职尽责的“监工”,抱着手臂站在不远处。
他那张英俊的星灵面孔上,依旧是那种混合着鄙夷、不耐烦和一丝难以察觉的好奇的复杂表情。
这三天来,他几乎全程“欣赏”了这群尘民是如何用他眼中“原始、野蛮、毫无科学依据”的方法,去“亵渎”那些本应被精确计算和完美制造的“武器”的。
他不止一次地“好心”指出他们设计中的致命缺陷:
“你们这种简陋的铆接外壳,在内部化学物质反应产生的瞬间高压下,其结构强度根本不足以支撑定向喷口的稳定,我敢打赌,它有百分之七十的可能会在激发瞬间就首接解体,变成一堆真正的废铁!”
“还有这个引信!用棉线和钢针?卡拉在上!这简首是在玩俄罗斯轮盘!它的触发延迟误差至少在正负百分之五十以上!战场上,慢一秒和快一秒,结果都是死!”
“至于那个所谓的‘压电核心’,就凭你们用锤子敲打那些未经校准的劣质晶体来获取能量?你知道星灵一个最基础的能量聚焦透镜,都需要经过多少道纳米级的精密研磨和高纯度灵能活化程序吗?你们这是在用石器时代的巫术来挑战现代物理学!”
然而,秦玦和他的团队,似乎对科里奥的这些“金玉良言”充耳不闻。
他们只是埋头苦干,用最原始的工具,最简陋的材料,以及一种近乎偏执的信念,将那些“不可能”一点点变成“或许可能”。
终于,在距离最后期限只剩下不到三个小时的时候。
第一枚MK1“嗡鸣器”原型,被小心翼翼地送到了S-4内部那个用废弃合金板临时围起来的、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安全测试区”。
测试目标很简单——三只叠起来的、锈迹斑斑的空金属油桶。
“瑞,你来。”
秦玦将那枚沉甸甸的、外观丑陋的“铁疙瘩”交到瑞的手中。
瑞的脸上也满是汗水和油污,但那双年轻的眼睛里,却闪烁着紧张而兴奋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走到预定的投掷位置。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手中的那枚原型上。
连科里奥也不自觉地向前走了几步,眼神中带着一丝“看好戏”的审视。
瑞按照秦玦之前反复强调的投掷要领,猛地挥臂,将手中的“嗡鸣器”奋力投向了十米外的油桶!
“嘭!”
原型准确地砸在了最下面的油桶上。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原型只是发出一声沉闷的、如同石头砸在铁皮上的钝响,然后便骨碌碌地滚落在地,表面连一丝烟雾都没有冒出来。
哑火了。
空气瞬间凝固。
老鲍和扳手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额头上的冷汗瞬间冒了出来。
凯在一旁也急得抓耳挠腮。
科里奥的嘴角,则毫不意外地勾起了一抹预料之中的嗤笑:
“我就知道。一堆用垃圾和幻想堆砌起来的东西,除了能发出点噪音,还能有什么用?”
秦玦的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但他并没有慌乱。
他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捡起那枚哑火的原型,仔细检查起来。
片刻之后,他松了口气,对扳手说道:
“引信的撞针接触不良,可能是刚才瑞投掷的震动把它震松了。扳手师傅,麻烦您重新紧固一下,再调整一下触发弹簧的力度。”
扳手连忙接过原型,额头上渗着汗,用自制的工具紧张地进行着修复和调整。
科里奥在一旁冷眼旁观,嘴里不咸不淡地嘟囔着:
“这种临时抱佛脚的修修补补,根本解决不了其设计上存在的根本性缺陷。失败,是必然的。”
几分钟后,扳手抬起头,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应该……应该好了吧……”
“老鲍师傅,这次您来。”
秦玦将调整好的原型递给老鲍。
(http://www.quwenw.com/book/CHECDI-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