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炼油厂调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章 炼油厂调研

 

傍晚下了班,肖沐晨给杨惠真打了电话,她己经在饭店找了个包间,肖沐晨刚进门没说几句话,邱延武也来了,他经常协助纪委办案。

“我们纪委接到举报,说炼油厂这次管理层收购,其实就是吞没国有资产,而且一年前的爆炸事件,是有人蓄意制造事故掩饰真相,所以想请你帮忙,探探炼油厂的情况。”杨惠真说道。

“我是国资委产权科出身,洛安市炼油厂是咱们市比较大的国有企业,与水泥厂一样是正处级,举报总得有证据,不能一封信或者一个电话就说有问题,我没有听说炼油厂的职工上访或者告状。”肖沐晨说道。

他不敢轻易给破案指出思路,又不是刑侦专业的,对炼油厂的事情也不应该太熟悉,况且,炼油厂的职工被瞒的死死的,没有人怀疑领导班子,没有举报,哪来的了解?

“你说得对,但我不方便透露这些情况,纪委有严格的内部纪律。你和我们合作过一次,炼油厂要申请改制,你可是在领导小组服务,找你帮忙是最方便的,”杨惠真说道。

“我可以在调研的过程中,亲眼看看炼油厂的状况,听听厂领导班子和职工们的说法,但我得先提醒你,如果真的有问题,在企业改制即将开始这个时间点还没有爆出来,说明藏得很深。”肖沐晨说道。

“你先调查一下,我们还不方便出面。”杨惠真说道。

她也很为难,因为举报的人也没有掌握到证据,而且昨天还意外去世,就是炼油厂的工会主席。

年纪大了体弱多病,突发心肌梗塞死在了办公室,家属都觉得没有问题,这也是常见情况,炼油厂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市纪检委的领导也不能做出判断,毕竟只是一面之词。

可职业本能,让人怀疑工会主席的死,是不是与举报炼油厂的问题有关,所以才秘密进行调查。

“不是说还有去年的爆炸事件吗?邱哥怎么想的?”肖沐晨问道。

“我调阅了相关的档案,是加热炉遇到故障爆炸了,还引起大火,造成两人死亡,火势把新买的来的进口设备也给烧成了废铁,恢复生产的希望彻底破灭。”

“但事故爆炸起火是消防支队处理的,因为死了人,市局才派人勘察,现场资料没找到什么线索,就是一起普通事故。”邱延武摇了摇头说道。

与自己记忆中的情况一致,这两个被炸死烧成焦炭的人,恰恰就是阻碍他们发财的人。可人都烧成这样,什么痕迹都没有了,现场也被破坏了,警察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谁也没有想到,这不是事故而是谋杀!

这件案子既然被自己赶上了,那就没有放过的道理,除了他掌握这起案件的真实内幕,再就是宋杭了,只要他认为炼油厂的改制有问题,这起案件就没有破不开的阻碍。

宋杭有强大的背景作为支撑,自己可没有,所以怎么破案,需要慢慢的引导,破案的同时也能给自己带来好处。

炼油厂在洛安市的郊区,自从去年的爆炸案以后就彻底停产了,将近两千名职工无所事事,

调研工作进展很顺利,厂领导班子热烈欢迎,全体出席了座谈会,可以说态度非常端正配合,没有因为副组长是个副科级干部就怠慢。

他们向调研组三人大倒苦水,全厂一千八百多职工和家属,因为停产没有了生活来源,有些不得不到建筑工地搬砖卸水泥,或者到街上摆摊炸油条卖豆浆了。

也讲述了领导班子对石化行业前景的信心,恳请调研组尽快向领导小组汇报炼油厂的实情,早点进行改制,这也是给市财政减轻负担。

调研组和几个职工做了简短的谈话,职工们也强烈要求进行改制,最起码厂领导班子答应,只要改制成功转变为民营企业,大家都能有碗饭吃。

他们对领导们也没有什么意见,炼油厂落到现在的地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领导班子破釜沉舟想要挽救厂子,结果一次大事故,把新买来的设备烧成了废铁,经济损失极其惨重。

“老崔,你觉得调研组会不会看出什么门道来?”副厂长董玉斌说道。

“关秘书长说了,这次到咱们这里搞调研,就是走个过场,三个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新手,能看出个屁来?你也不要疑神疑鬼的,咱们做的事情天衣无缝。”厂长崔云山笑着说道。

肖沐晨三人在生产区转了转,厂里的技术总工胡文凯陪着。

生产区经历了一次大事故,看起来破败不堪,地面的杂草都到膝盖了,也没有人清理。

“胡工,怎么缺了很多设备?”肖沐晨问道。

“还不是一把火烧的,设备报废了扔在这里日晒雨淋的太浪费,我们申报了国资委,严格走流程进行鉴定,然后低价处理了,要不然一部分困难职工的医药费都报不了。”胡文凯说道。

现在还是企业承担职工劳保医疗的时候,没有正式施行医疗保险制度,职工家里有困难,企业拿不出钱来,还真是麻烦事。

三人这是下来搞调研,国资委的依维柯负责接送。

“科长,调研了这几个小时,你觉得炼油厂的改制申请,我们该给出什么意见?”宋杭问道。

“我不是和你说了吗?我们只是做调研的,具体要不要批准炼油厂使用管理层收购的方式,有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这得需要领导们决定。我们把厂领导班子和职工们的诉求写个书面汇报就行了。”肖沐晨说道。

宋杭觉得肖沐晨做事情太过于谨慎小心了,既然是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下属的调研组,做完了调研,怎么也该有自己的意见吧?

他刚要说话,曹畅拉了他的胳膊一下。

等回到办公室,谜团才解开了。

“以后在车上不要谈论工作和对别人的看法,这是机关单位,关起门来还隔墙有耳呢,说不定我们的意见,很快就会传到别人耳朵里,这属于是工作机密。”曹畅说道。


    (http://www.quwenw.com/book/CFIBCE-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