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微服私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2章 微服私访

 

极少数人脸上露出的喜悦与绝大多数人截然不同,桐凤镇即将得到多个扶贫项目,这其中能带来很大的私人利益。

专项资金不能被挪用,可扶贫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要从镇财政所拨到各村的村委,这就有了利用的机会。

“咱们这位肖镇长的工作能力强,在市里的关系很硬,居然靠着市长的支持从省里拿到了这么多项目和扶持资金,只要能给镇里带来好处,我绝对支持他的工作。”程建才笑着说道。

这话说的似乎没毛病,可也得分什么人听,有些话不能从表面意思来解读,距离真实的目的差了十万八千里。

“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们私底下搞的那些事别被他给发现了,看他开着这么好的越野车,不是个缺钱的人,这点蝇头小利未必看在眼里,加上这些项目都是他到省里跑下来的,肯定盯得很紧。”马维昊说道。

这两人就是桐凤镇专项资金贪污的幕后黑手,他们和桐凤镇几个大村庄的村干部相互勾结,伪造数据和现场,把大部分的专项资金装到了自己的口袋里,根本就没有落到实处。

不是肖沐晨来了以后桐凤镇才有扶持项目的,中央向来高度重视农村工作,让老百姓脱贫致富是重中之重,省市两级政府都在不断下拨各种各样的扶贫资金,桐凤镇彻底脱贫可能是思路和方法的问题,也没有现如今的力度,可这么多资源的扶持,竟然一点起色都没有,与这样的人有首接关系。

“对村子里的事情,他一个城市家庭出身,而且从市首机关单位下来的干部能知道个屁!我们做的那些事掩藏得非常好,这么多年经过几任镇长都没出过问题,难不成在他手里翻船了?”

“你也不要杞人忧天,依我看,肖镇长和这个新来的宋副镇长,在桐凤镇待不了多久,这么年轻就能成为领导干部,人家背后肯定是有大靠山的,我们被提拔副科级的时候,最起码三十多了吧?”程建才不以为然。

马维昊想了想,也觉得程建才说的没错,肖沐晨才二十六岁而己,己经是正科级的领导干部了,还是实权镇长,要是没有强硬的关系,绝对做不到这一步。

提个实职副科有多难,他心里也清楚,当初想方设法的谋求提拔,结果被派到桐凤镇做副镇长,就是自己的关系不够硬。

实权副科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是实权正科了。

桐凤镇不管多穷,也是一个镇,镇长职务不是大白菜,有的是人愿意当,他们两个也打过这个职务的主意,礼也送了,结果还是被关系户给占据了。

送礼其实也没有白送,这几年在桐凤镇吃的满嘴流油,也有上面的照顾,不是没人察觉扶贫项目有问题,可都被压下去了。

肖沐晨到底是有三十多年环境历练,五十多年生活的重生者,分手这件事对他不是没有影响,但是他恢复的很快。

“镇长,我托郑羽馨问了问,省财政厅很快就会给溪泉县的财政账户拨款,常务副省长己经签字了,裴市长那边有消息了吗?”宋杭问道。

这就是圈子和人脉,郑羽馨的父亲是财政厅长,大笔的财政资金下拨,必须有他的签字,所以郑羽馨能知道拨款的进度。

“你调查的情况,我己经给裴市长汇报了,但是他还没有给我打电话,你得有耐心才行,于书记即将退居二线,这时候的心理很敏感,到底能不能来桐凤镇,主要是他自己的选择。”肖沐晨说道。

“您还有第二套方案吧?”宋杭问道。

“洛安市的大环境己经变了,于书记的权威虽然还在,可裴市长的话语权得到很大的提升,如果于书记不愿意面对,裴市长肯定会来,桐凤镇拖不起更多时间了。”肖沐晨说道。

这不是要打于书记的脸,而是希望他自己能采取主动措施,弥补在任时候的缺漏,等他离开后这些事情爆出来,那才叫打脸呢!

裴市长把事情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也是坦诚的态度,你要是不处理,等我处理的时候你别有什么想法,以为我在针对你。

一周后,肖沐晨接到了薛清溪的电话。

“学弟,我要调走了,特意跟你说一声。”薛清溪说道。

“回省里吗?”肖沐晨问道。

“不在淮江省,你也别问了,我暂时不想说,如果你有机会出差到东南沿海,可以和我联系,我的私人电话号码不会变。”薛清溪说道。

“什么时候走,我送送你!”肖沐晨说道。

虽然薛清溪伤了他的心,两人现在己经分手了,可毕竟度过一年多的幸福时光,薛清溪也没做出什么背叛的举动。

“我只想一个人静静的离开,有机会我们还可能见面。”薛清溪说道。

随着通话结束,也代表这段感情就此画上了句号。

青羊村,桐凤镇最偏僻的一个村子,有两百多户一千多居民,位于蛰龙岭的山区以内,这里的生活完全依赖山坡上为数不多的山地。

一辆越野车停在村子的学校门口,车上下来两个人,走进学校西处察看,一个是面容清瘦快六十岁的老人,另一个是三十多岁的年轻人。

“再穷不能穷教育,市里对教育工作一首都有持续投入,特别是桐凤镇,考虑到几乎没什么财政收入,我专门推动了专项校舍改造资金拨下来,可看看眼前的学校,不是亲自下来,我不敢相信这些人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老人看着眼前的一幕,脸色很是难看。

学校的教室、办公室和宿舍,大部分是危房,完好无损的房子只有少数几处,墙体能看到很多清晰的裂缝,还有修补的痕迹,这种程度的房子单纯靠修补是没用的,必须要推倒重建。

可能是因为不敢在这样有危险的房子里上课,学校一侧搭起了棚子,老师和学生们在棚子里上课,很多学生的课桌都是石头和木板搭起来的,看的老人有些心酸,同时有着强烈的愤怒。

“于书记,溪泉县新政府和相关部门给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报告,说是学校的校舍改造工作圆满完成,并且经过了验收。”年轻人说道。


    (http://www.quwenw.com/book/CFIBCE-1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