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的清晨,雾气弥漫,宛如轻纱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城市。湿冷的空气弥漫着苍山松柏的清香,让人感到清新宜人。
小汐静静地站在崇圣寺千寻塔下,手中紧握着那面从抚仙湖底带回的青铜板。这面青铜板此刻正散发出微弱但持续不断的温热,仿佛与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佛塔产生了某种神秘的共鸣。
青铜板上,昨夜在满月清辉下显现的蛇形南诏古字“玉”,在晨曦的照耀下依然清晰可见。这个古字似乎蕴含着某种深意,让人不禁想要探究它背后的秘密。
“地质透波扫描显示,三塔地基之下存在巨大的空腔结构,”小珠站在一旁,推了推她的防雾眼镜,镜片上快速滚动着复杂的地层数据流。她的声音冷静而专业,“但入口通道并非在塔基之内,而是……”她突然抬起头,目光穿透薄雾,首首地投向苍山十九峰中云雾缭绕的一处。
在那里,有一个被称为“凤眼洞”的地方。它位于陡峭的崖壁之上,形状恰似凤凰的眼睛,因此得名。凤眼洞周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三人借助登山索,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艰难地抵达了洞口。站在洞口前,一股奇特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一种混合着苔藓、岩石和某种难以言喻的金属锈蚀的味道。
洞口内光线昏暗,仿佛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让人望而生畏。小梦走在最前面,她的步伐轻盈而谨慎,仿佛生怕惊醒了沉睡在洞穴深处的某种神秘力量。
她的指尖如同最精密的探测仪,轻轻抚过洞壁那些几乎被岁月风化的奇异刻痕。这些刻痕看起来古老而神秘,似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不是南诏的梵文,甚至早于古滇。”小梦的声音在空旷的洞穴中带着回响,透着一丝凝重,“这是‘殄文’……一种失传的、专门用于镇压大凶之物的禁忌文字。每一笔划都蕴含着古老的诅咒与封禁之力。”
她的指尖划过一处形似扭曲人脸的符文,那刻痕竟隐隐渗出暗红色的微光,如同干涸的血迹。这诡异的景象让人不寒而栗,仿佛那符文背后隐藏着无尽的恐怖和邪恶。
随着小梦的深入,洞穴的深处豁然开朗。然而,眼前的景象却令人头皮发麻——十二具呈跪拜忏悔姿态的青铜骨架,围成一个诡异的圆圈。这些骨架看起来年代久远,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铜锈,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所经历的漫长岁月。
这些金属造物绝非普通之物,它们的每具骨架都散发出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感”。骨架的粗细、关节的连接,乃至颅骨上的细微凹陷,都栩栩如生,宛如真人的遗骸被精铜完全包裹并同化。这种逼真程度,让人不禁心生恐惧。
然而,最令人惊骇的是,从每一具骨架的脊椎末端,都延伸出一条粗壮的青铜锁链。这些锁链犹如毒蛇的尾巴一般,深深地钻入中央那口通体莹白、散发着幽幽寒气的玉棺之中。玉棺的材质既非金也非玉,摸上去冰凉刺骨,仿佛来自幽冥地府。
小珠手中的盖格计数器在靠近玉棺三米范围内,突然发出了一阵刺破寂静的疯狂尖啸。那尖锐的声音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让人的耳膜都几乎要被刺破。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更是让小珠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辐射值……竟然超过环境本底三千倍!这绝对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辐射源!”
面对如此恐怖的辐射,小梦也不敢掉以轻心。她手中的青铜短剑并未出鞘,而是仅以剑鞘尖端,极其谨慎地轻轻触碰玉棺的表面。
“嗡…”一声低沉的共鸣响起,剑鞘与玉棺接触点迸溅出一串幽蓝色的细小电火花。“这玉棺不是葬具,”她目光锐利如鹰,“它是一个囚笼,一个封印着某种‘活物’的容器。”
就在这时,小汐锁骨间的鼎形印记骤然爆发出灼痛,仿佛被无形的烙铁烫了一下。她不由自主地向前一步,鬼使神差般伸出手,将掌心按在了冰冷的玉棺之上。
(http://www.quwenw.com/book/CC0DEA-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