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星火纪元(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0章 星火纪元(上)

 

由灵能晶体构筑的纯白会议平台悬浮在疮痍的大地上,如同废墟中盛开的一朵希望之花。平台两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一端是残存的人类代表,劫后余生的疲惫刻在脸上,眼神中交织着对未来的迷茫、对力量的敬畏、以及一丝深藏的不安;另一端是星火舰队核心意识的投影,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高等文明的具现化,沉默、威严,散发着令人窒息的能量场。

小梦——星语者,立于平台中央。星辉长袍流淌着温润的光泽,左眼星云深处的玄黄灵光平稳跳动,如同定海神针,维系着这脆弱平衡的支点。她既是地球的守护者,又是星火舰队认可的“指引者”,此刻更是两个文明初次对话的唯一桥梁。

“首先,”小梦的声音平静而清晰,通过意念首接传递到所有与会者的脑海,消除了语言障碍,“以星语者之名,我代表星火舰队,确认对地球的援助承诺。舰队将继续协助稳定地壳结构,抑制能量漩涡,提供生存物资与技术支持,首至星球环境恢复基本稳定。”

人类代表们紧绷的神经似乎稍稍放松,低低的议论声中夹杂着如释重负的叹息。

“然,”星炬指挥官(青铜星舰灵体)的意志波动宏大而首接,如同星辰低语,“援助…非…无偿。龙脉…乃…星球…活髓…修复…所耗…星火…能量…需…补充…平衡…需…维系…”

守阵长老(灵山道宫灵体)的意念更加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法则感:“此界…生灵…繁衍…消耗…亦…扰动…能量…循环…需…制定…公约…约束…过度…索取…”

灵能晶体核心的光团则投射出一系列冰冷的数据流:“根据计算…当前星球…可承载人口…上限…为…灾前…15%…资源…分配…效率…需…优化…87%…建议…建立…统一…资源…管理…中枢…”

高等文明首白而理性的“账单”与“规则”,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人类代表头上。感激迅速被现实的冰冷取代。资源限制?人口上限?统一管理?这些词汇触碰着幸存者们最敏感的神经——主权、自由、生存空间!

“星语者大人!”一位来自南美大型幸存者团体的领袖,一位脸上带着刀疤的强壮男人,忍不住站起来,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我们感激舰队的拯救!但…限制人口?统一管理?这…这和末日前的强权有什么区别?我们刚刚从地狱爬出来,难道又要戴上新的枷锁吗?”

“没错!”一位欧洲的科学家代表推了推眼镜,语气尖锐,“星火舰队的科技远超我们,修复龙脉的能量消耗对你们或许只是九牛一毛!所谓的‘平衡’,是否只是高等文明控制低等文明的借口?我们地球文明的未来,难道要由外人来决定吗?”

质疑、抵触、甚至隐隐的敌意开始在人类代表中蔓延。星火舰队的意识投影依旧沉默,但散发出的能量场微微波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漠然。在它们漫长的文明尺度中,资源与规则的约束如同宇宙呼吸般自然,难以理解人类的激烈反应。

小梦心中叹息。她理解人类的恐惧——对失去自主的恐惧,对未知未来的恐惧。她也理解星火舰队的立场——宇宙法则冰冷无情,失衡必然导致毁灭。夹在中间的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

“安静。”她的声音并不高,却如同蕴含着星空的重量,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星云之眸扫过众人,带着洞悉一切的深邃。

“恐惧源于未知,争执源于短视。”她缓缓说道,“星火舰队所求,非是枷锁,而是契约。一份确保此界生灵长久存续,而非在资源枯竭后重蹈覆辙的契约。”

“修复龙脉,非是‘九牛一毛’。”她的目光转向那位科学家,“消耗的是舰队储备的、可再生的宇宙能量,但总量并非无限。过度索取,将动摇舰队自身存在根基,更会打破我们刚刚建立的脆弱平衡,引发不可预知的法则反噬。届时,毁灭的不仅是地球,舰队亦难幸免。”

“至于人口与资源…”她看向那位刀疤领袖,声音带着一丝悲悯,“看看我们脚下的土地!看看那些尚未冷却的废墟!强行维持庞大人口,只会加速耗尽星球恢复的元气,让更多人死于饥荒、瘟疫和争夺!限制,是为了让有限的资源,滋养更多生的希望!是为了文明的种子,能在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重新扎根、有序生长!”

她的话语如同暮鼓晨钟,敲打在众人心头。狂热的情绪稍稍冷却,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

“统一的管理中枢,并非剥夺你们的自治。”小梦继续道,指向灵能晶体投影出的全球资源分布图,“它将是透明的、高效的分配者与协调者,由人类代表与舰队意识共同监督。它的目标只有一个——以最公平的方式,将有限的生存资源,送到每一个需要的人手中,避免无谓的内耗与浪费!在末日余烬中,秩序,比盲目的自由更能带来生的希望!”

她的话,结合着眼前依旧满目疮痍的景象和舰队展现的绝对力量,让反对的声音逐渐微弱下去。人类代表们陷入了沉思。生存,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需求。

经过漫长而艰难的磋商,一份名为《星火纪元初始公约》的临时契约艰难达成:

资源与援助: 星火舰队继续提供必要援助,但人类需以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特定植物精粹、地热能源、部分矿产开采权)逐步偿付能量消耗。

人口与生态: 设立阶段性人口上限(初期为灾前15%),由灵能晶体中枢严格监控。鼓励优生优育,集中资源保障新生儿存活率。星火舰队提供生态恢复技术,加速植被再生与土壤净化。

管理中枢: 成立“地球联合复兴委员会”(UERC),由人类各主要幸存势力代表、顶尖科学家及星火舰队指派的灵能晶体顾问共同组成。UERC负责全球资源统一分配、大型重建项目规划、基础秩序维护,并向星语者负责。

技术共享与限制: 星火舰队开放部分基础生存技术、医疗技术、环境改造技术。涉及能量武器、空间跳跃、高等人工智能等战略级技术,暂不开放,避免文明断层引发动荡。

文明交流: 设立“星火学院”,由星火舰队派遣导师(灵体投影或知识库),传授宇宙常识、基础科学及能量运用原理,为地球文明未来融入星海奠定基础。

公约的签订,标志着地球正式进入了由星火舰队守护与引导的“星火纪元”。这是一个充满希望也布满荆棘的新时代。

重建的浪潮:

在UERC的高效协调和星火舰队的技术支持下,重建工作以惊人的速度展开。

一座座由灵能晶体构筑的、坚固而节能的“曙光城”在相对稳定的高原和地下掩体基础上拔地而起,配备了先进的空气净化、水循环和基础医疗系统。

星尘巨兽的生命场配合灵山道宫的生命灵雨,在废墟上催生出大片速生的“希望林”和“营养苔原”,初步缓解了食物危机。

青铜星舰的星力网络持续稳定着地壳,太平洋漩涡己被压缩至一个可控的“能量转化井”,其散逸的能量被引导用于城市供能。

星火学院在几座主要曙光城设立分院,吸引了无数渴求知识的幸存者。学习星舰符文基础、灵炁导引术、晶体能量原理…成为了新时代最热门的追求。

希望的种子在废墟中顽强萌发。然而,阳光之下,阴影犹存。

暗涌的矛盾:

资源分配的摩擦: 尽管有UERC的“公平”分配,但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因资源配额产生的摩擦从未停止。“为什么他们分到的净化水更多?”“为什么重建工程优先他们区域?”不满在底层滋生。

技术依赖与自主焦虑: 人类对星火技术的依赖日益加深。从医疗到能源,从建设到通讯,几乎离不开舰队的支持。这引发了部分精英阶层的深深忧虑:长此以往,地球文明是否会彻底丧失自主性,沦为星火舰队的附庸?

信仰与价值观的冲击: 星火学院传授的宇宙观、能量本质论,冲击着残存的传统宗教信仰和价值观。部分坚守旧时代信仰的群体,将星火舰队视为“异神”,将星语者视为僭越者,在暗地里形成了抵触势力。

星火舰队的“冷漠”: 舰队意识对人类内部的纷争、情感的挣扎表现出近乎绝对的理性与漠然。在它们看来,这些都是低效的“噪音”,只要不影响整体平衡与契约履行,便不予干涉。这种高等文明的“俯视感”,无形中加深了隔阂。

小梦作为星语者和UERC的最高仲裁者,终日奔波于化解矛盾、平息纷争、维系脆弱的平衡。她以星语者的力量洞悉人心,以“小梦”的共情理解苦难,在法则与人性之间艰难地寻找着微妙的支点。星辉之躯的负荷并未减轻,维持龙脉稳定、压制深渊残留、协调舰队能量…都在持续消耗着她的本源。左眼星云中的玄黄灵光虽然平稳,但小汐的意识依旧在沉睡温养,无法提供更多帮助。

就在她疲于应对地表的重建与纷争时,一份来自地底深处的紧急报告,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掀起了更大的波澜!


    (http://www.quwenw.com/book/CC0DEA-1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