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萨的住所

字体:     护眼 关灯

维萨的住所

 

我像一只敏捷的猫一样,蹑手蹑脚地离开了餐厅。我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布加拉提的视线,生怕他发现我的离去。我没有向他打招呼,甚至连一个微笑都没有留下,就这样匆匆忙忙地“跑路”了。

很显然,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我去处理。这些事情关乎了“新洛卡卡卡”方面!

无论如何,它们对我来说都比留在餐厅里更紧迫、更关键。

我走在那不勒斯的街上,但却不像之前一般漫无目的,这一次的我是有明确目标的。

回到我的住所——————是布加拉提给我租的一间小房子,里面不是很大,大约45㎡左右·

这间小屋蜷缩在1998年那不勒斯老城一条陡峭的、能瞥见一抹第勒尼安海蓝的窄巷尽头。六十平方米,如同被海浪冲刷上岸的一枚温润贝壳,墙体是历经百年风霜的厚实凝灰岩,刷着斑驳的暖杏色,是阳光炙烤后褪色的南意旧梦。推开漆皮有些卷翘的海蓝色木门,一条短促的过道如同连接喧闹街市与静谧港湾的幽暗甬道:左侧是仅容旋身的厨房,右侧是局促的卫生间。穿过它,眼前豁然开朗——主空间被一道低矮的拱形门洞温柔地分隔:外侧是兼作起居的客厅,内侧是沉静的卧室。尽头,一扇漆成柠檬黄的木门通向细长的阳台,那是离海风最近的地方,铁艺栏杆外,维苏威火山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窄玄关约(2㎡)仅容转身。地面铺着磨损的红陶土砖。右侧嵌着老式电表箱,左侧挂一个简易黄铜挂钩,上面随意搭着草编包和褪色棉麻围巾。空气里残留着巷口面包店飘来的酵母香气与海风微咸的气息。

厨房 (约5㎡) 狭小却生机勃勃。墙面贴满手工烧制的小瓷砖,底色是牙白,跳跃着的“蒂芙尼蓝”波浪线,如同阿玛菲海岸的柠檬园与拍岸浪花。唯一的L型台面是旧木改造,刷着深橄榄绿漆。

窗框刷成同样热烈的柠檬黄。窗台上挤满红陶盆:油亮的罗勒、薄荷、一小株倔强的番茄苗,辛辣清新的草本气息是厨房的灵魂。

窗玻璃挂一串彩釉陶土小辣椒(红、翠绿、明黄),像凝固的南意阳光。

台面铺着蓝白条纹、印着粗犷船锚图案的油布。一口沉甸甸的红陶双耳炖锅蹲在角落,锅沿沾着番茄酱的干涸印记; 搪瓷盘里堆着几只表皮微皱却散发清香的本地柠檬——它们是地中海的阳光信使。折叠小圆桌靠在墙边,两把藤编椅塞在桌下,这里是匆忙早餐或深夜意面的角落。

卫生间 (约3㎡)仅容转身的“湿贝壳”。墙面满铺深浅不一的小马赛克瓷砖,让人想起蛋堡(Castel dell'Ovo)下第勒尼安海变幻的波光。

客厅 (约15㎡):拱门洞分隔空间却保持视线通透。地面是刷白漆的旧木地板,吱呀作响。墙面延续暖杏色调,粗粝质感如同托斯卡纳老墙。

一张厚重的旧橡木桌占据窗下最佳位置,桌面布满墨渍、茶痕和划痕,是写作、画图、拼贴灵感的战场。桌角粗陶罐插一大把干透的薰衣草和野麦穗,旷野气息仍在。

墙面是记忆的展墙:速写、褪色的圣埃尔莫城堡(Castel Sant'Elmo)明信片、临摹的庞贝壁画局部(朱红依旧浓烈)、几张在卡普里蓝洞前眯眼傻笑的照片(这些画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个难以解开的谜团,无论我如何努力去解读它们,都始终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意境。它们似乎与我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屏障,让我无法融入到它们所展现的特色之中)。

一张二手深蓝色绒面沙发靠墙,铺着杏色手工钩针盖毯,堆着蓝白条纹和杏色小野菊刺绣靠垫。沙发前一个旧木箱充当茶几,上面散落着贝壳、火山石和翻开的诗集。

穿过拱门,这里是心之安放处{卧室 (约12㎡) }。暖杏色墙面更显静谧。一张宽大的旧铁艺床占据中心,床头涡卷花纹的金漆己磨落,露出朴拙黑铁,如同穿越时光的老物件。

床铺是乳白色粗棉布床单,覆盖着厚实的杏色粗麻布床罩,靠垫堆叠如山。

床尾对面,一个旧书架由深浅不一的回收木板拼成,漆成不均匀的白色,边角露木。架上塞满中文小说、翻烂的意大利语教材书架底层抽屉塞满画稿、旧信和干花标本。

小窗下,一张小巧的胡桃木边桌充当床头柜,放着几本睡前书、一个装着海玻璃和银链的小木盒。窗台上,一个红陶盆里种着翠绿的常春藤,藤蔓垂落,生机盎然。

阳台的空间虽然不算宽敞,但却有着独特的设计。它的宽度大约只有 (8 ㎡)左右,这使得人们在通过时需要侧身才能通过。然而,与宽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它的长度,阳台的长度却异常慷慨地延伸出去,给人一种悠长而开阔的感觉。

我突然间意识到,这个地方的布局竟然和《云边有个小卖部》中程霜的房间非常相似。尤其是那个拱门和卧室,简首如出一辙,给人一种无比温馨和惬意的感觉。

想象一下,每天早晨醒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柔软的床铺上,让人感到无比舒适。走进拱门,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只有自己和这片宁静的空间。在这里,可以尽情地放松身心,享受那份难得的安宁。

,这个地方简首就是一个理想的安家之所。没有喧嚣和纷扰,只有宁静与美好。可以在这里种植花草,养一只可爱的宠物,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如果意大利没有毒品交易的话,这里那该是多好的多美的地方啊!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毒品交易的存在让这个地方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尽管如此,我还是忍不住想象,如果这里真的是一个安全的地方,那将会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

暮色西合,天气预报蜷在阳台藤椅里。

夕阳熔金流淌在书页与三角梅上。风铃叮咚,跳跃着那不勒斯海港的节奏。楼下巷子的喧嚣与海的气息交融上升。在这方寸之间,那不勒斯的色与声、生活的烟火与磨损,早己超越了风格的堆砌。它们无声交融,凝结成一种带着体温的微光,充盈着每一个角落。无论窗外世界如何奔涌,这里,是1998年那不勒斯喧嚣巷弄深处。


    (http://www.quwenw.com/book/CBAEDJ-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