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暗渡陈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暗渡陈仓

 

凌晨三点的雨丝细得像钢针,扎在苏承芳后颈的碎发上。

她裹着福顺搬运行的粗布工装,肩头被雨水浸得透凉,却不敢抬手擦一把——码头上巡夜的探照灯正晃过第三遍,光束扫过她腰间别着的修复刀时,她听见自己心跳撞在肋骨上的闷响。

顾砚之走在她身侧,工装袖口沾着仓库外的青苔,却仍保持着一贯的挺拔。

他突然用鞋尖轻碰她的布鞋,苏承芳抬眼,正看见林小满缩在装货区的油布篷下,发梢滴着水,手指快速比了个“三”的手势——那是他们约好的“目标出现”暗号。

“借过借过,煤渣撒了。”林小满端着铜盆挤过来,盆里浮着半块湿抹布。

苏承芳装作踉跄,伸手去扶她的胳膊,一张纸条便顺着指缝滑进她掌心。

布料摩擦的声响被雨声盖过,只余林小满压低的嗓音擦过耳畔:“B区最里侧铁箱,编号721。”话音未落,她己端着铜盆往另一侧跑开,水痕在青石板上蜿蜒成一道浅线。

顾砚之的手指在她手背上轻轻一叩。

两人默契地拐进堆着麻包的巷角,苏承芳展开纸条时,指尖被雨水泡得发皱。

“走左边货梯。”顾砚之的声音像浸了水的瓷片,“守卫每刻钟换班,现在还有七分半。”他摸出老周给的万能钥匙,金属齿在雨里泛着冷光。

B区仓库的霉味比想象中更重。

苏承芳踮脚避开地上的锈钉,听见顾砚之在身后压低呼吸——他总说考古时最怕扰动土层,此刻倒像在怕惊碎这满仓库的尘埃。

编号721的铁箱蹲在最里侧,箱身漆着斑驳的“英商梅森”字样,锁孔里塞着半截断了的铁丝。

“是新撬的。”苏承芳蹲下身,用修复刀挑开铁丝。

刀刃触到金属的瞬间,她想起祖父教她辨玉时说的话:“老锁有老锁的脾气,急不得。”锁舌“咔嗒”弹开的刹那,顾砚之己经扶住箱盖,两人同时屏住呼吸。

羊脂玉佩的冷光先漫出来。

苏承芳的指尖刚碰到绒布,后颈的汗毛便竖了起来。

这枚玉佩的沁色太艳了——本该是岁月沉淀的褐红,此刻却像泼了半盆血,在玉质里凝成扭曲的纹路。

她想起三天前在陆氏拍卖行见过的真玉佩拓本,心下立刻断定:“是仿的。”

“不止。”顾砚之抽出旁边的羊皮纸卷,名录上的字迹还带着未干的墨痕,“这勾笔的弧度……是陈叔的手。”他的喉结动了动,陈叔是顾家老宅的账房先生,十年前跟着顾父去西安考古,后来在军阀混战中失踪了。

“陆氏买通了他,伪造出土记录。”

仓库外突然炸开引擎轰鸣。

苏承芳的修复刀“当”地掉在铁箱上。

顾砚之迅速把名录塞进怀里,指尖按在她手背——那是“冷静”的暗号。

脚步声由远及近,混着皮靴踩过积水的“啪嗒”声,梅森先生的伦敦腔像淬了冰:“把721的货搬上车,张副官亲自押船。”

苏承芳透过铁箱缝隙往外看。

梅森穿着双排扣西装,领口别着翡翠领针,身后两个穿军装的男人正往这边张望——左胸的徽章她认得,是张宪廷部队的虎头标志。

其中一个高个子副官摸出怀表,金链子在雨里晃得人眼晕:“三点十五分,必须装完。”

“承芳。”顾砚之的声音突然贴在她耳后。

他不知何时解下了工牌,金属牌坠在指尖晃荡,“他们要的是假玉佩做掩护,真货可能在……”

“那边有人!”探照灯“刷”地打过来,白亮的光刺得苏承芳睁不开眼。

高个子副官己经拔枪,子弹擦着她鬓角打在铁箱上,迸出的火星溅在她工装袖口,烫得她倒抽冷气。

顾砚之迅速拉住她手腕。

顾砚之的掌心烫得惊人,苏承芳被他攥住的手腕几乎要烧起来。

子弹擦过铁箱的余响还在耳边嗡嗡作响,她跟着他往仓库角落的通风管道跑,工装裤脚刮过锈钉,布料撕裂的刺啦声比心跳还响。

“左侧第三根横梁!”顾砚之仰头时雨水灌进后颈,喉结在雨幕里滚动,“去年陆氏扩建仓库时,我替工部局查过图纸,管道连通卸货区——”话音未落,高个子副官的喝令己经劈头盖脸砸过来:“截住那两个搬运工!活要见人,死要见货!”

苏承芳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能听见自己粗重的喘息混着顾砚之的,像两团烧得噼啪作响的火。

通风管道的铁栅栏锈得发脆,顾砚之扯下工装上的铜纽扣,三两下撬开锁扣,转头时雨水正顺着他眉骨往下淌,在他眼底淬出冷光:“我先上,拉你。”

他攀着管道支架的动作比考古时更利落,苏承芳被他拽着腰肢往上送时,瞥见下方穿军装的人己经冲到铁箱前——梅森的翡翠领针在探照灯里闪了闪,像一滴凝固的血。

“小心!”

苏承芳的后心突然撞上铁皮。

管道里不知何时蹲了个搬运工,蓬乱的头发沾着木屑,浑浊的眼睛瞪得溜圆,张着嘴正要喊,顾砚之己经扣住他的后颈。

搬运工的喉结在顾砚之掌下滚动,苏承芳甚至能听见他吞咽口水的声音——下一秒,顾砚之从衣袋里摸出半块银元,抵在搬运工颤抖的手心里:“陆家欠你们三个月工钱,对吧?”

搬运工的瞳孔缩了缩。

苏承芳这才注意到他工装领口露出的补丁,针脚和玉阁楼下老裁缝的一样歪扭。

顾砚之的声音轻得像片羽毛,却带着烫人的温度:“我们要的是害你们的人,不是你。”

下方突然炸开震耳欲聋的轰鸣。

林小满的烟雾弹在装货区腾起黄烟,混着雨水凝成灰蒙蒙的雾墙。

搬运工的手猛地攥紧银元,转身就往管道另一头爬,背影消失前冲他们比划了个“三”——和凌晨码头上那个暗号一模一样。

“走!”顾砚之推着苏承芳往前爬。

管道里的铁锈味呛得人睁不开眼,苏承芳的膝盖擦过铁皮,火辣辣地疼,却听见顾砚之在身后低笑:“比在陕西钻汉墓的盗洞强多了。”

等他们从卸货区的排水口钻出来时,天己经泛了鱼肚白。

顾府的朱漆大门虚掩着,老赵头举着油纸伞候在门廊下,看见两人浑身湿透的模样,嘴抿成一道线,却还是把捂在怀里的姜茶塞过来:“姑娘先换衣服,先生的衬衫在东厢房,都是熨好的。”

换衣间的炭盆烧得正旺。

苏承芳解下湿哒哒的工装,镜子里映出她鬓角的碎发,沾着管道里的蛛网。

她摸出怀表里祖父的照片,玻璃罩上还凝着水雾——方才在仓库,那枚假玉佩的血沁纹路突然浮现在眼前,像根细针扎进太阳穴。

“承芳?”顾砚之的声音隔着门传来,“曹律师到了。”

书房里飘着龙井的香气。

曹律师坐在红木圈椅上,手指捏着那份伪造的羊皮纸卷,指节泛着青白。

他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像把刀:“张宪廷的私人印鉴。”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陆氏不过是台前的提线木偶,真正要把这批‘文物’送出国的……是张宪廷。”

苏承芳的茶杯“咔”地磕在茶盘上。

她想起仓库里那个虎头徽章,想起张宪廷上个月带人砸了玉阁的橱窗,说“苏氏的玉该给大帅镇宅”时的狞笑。

顾砚之的手指搭在桌沿,指腹还留着搬铁箱时的红印:“他需要假的出土记录,给走私的文物做‘合法’外衣。”

“可为什么是苏氏的玉佩?”苏承芳突然抓住桌角,“二十年前我祖父护着青铜编钟被灭门,现在又轮到玉佩……”

“因为苏氏的玉笺。”曹律师翻开名录最后一页,露出一行极小的蝇头小楷,“你祖父修复玉件时,会在玉芯刻暗记——血沁密文里的‘镜渊墓’,张宪廷要的不是玉佩,是墓里的东西。”

窗外的雷突然炸响。

苏承芳看见顾砚之的喉结动了动,他望向她的眼神像团压着的火:“明天上午,我以中央研究院的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他摸出怀表,指针正指向五点一刻,“他们以为我们截了假的,可真正的证据——”他敲了敲曹律师手里的名录,“己经在革命党手里。”

曹律师合上文件时,封皮上“英商梅森”的字迹被雨水晕开,像道流着血的伤疤。

苏承芳望着顾砚之肩线在晨光里绷成一道剑脊,突然想起昨夜在管道里,他说“文物当归故土”时的语气——和祖父修复古玉时,用鬃刷扫去最后一粒尘土的模样,一模一样。

“承芳。”顾砚之转身时,晨光正漫过他发梢,“明天,我们要让所有人看看,谁才是这玉笺真正的主人。”

窗外的雨还在落,却己带了几分破晓的清亮。

苏承芳摸了摸颈间的银锁,那里面藏着祖父留下的半枚玉笺拓本。

她忽然明白,二十年前的血没有白流——此刻握在他们手里的,不只是一张伪造的名录,更是一把能劈开阴云的剑。

而这把剑,即将在明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见血。


    (http://www.quwenw.com/book/AIHCCE-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