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距离那场惨烈的防御战和苏芮被转移,己经过去了三个月。
“星火科技”的新研发中心,规模远非昔日的简陋工作室可比。明亮的无尘车间、精密的检测仪器、穿梭其间的白大褂研究员…一切都彰显着飞速的发展。然而,在这光鲜的科技殿堂里,却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抑。无处不在的监控探头、独立于公司内网运行的“天穹”安全服务器、以及那位如同影子般存在的王教授和他带领的“协作”团队,时刻提醒着唐枫和李维——他们正身处国家精心编织的荆棘牢笼之中。
最大的空旷,是苏芮的位置。她的实验室被封存,门口贴着“天穹项目组专用”的标签。偶尔有张院士团队的人进出,带着密封的样本箱,行色匆匆,讳莫如深。唐枫只能通过郑处长转交的、经过严格审查的零星医疗报告,了解苏芮的情况:身体机能恢复良好,但神经系统的异常波动依然存在,对那次“信息吞噬”的核心记忆似乎被某种保护机制封锁,无法提取。她像一个沉默的谜题,被锁在“零号”基地深处。
王教授团队的监控焦点,牢牢锁定在“烛龙”项目上。唐枫提交的“静默进化”计划书(一份精心修饰、只包含基础AI优化和算力提升的版本)获得了批准。在严密的监视下,“烛龙”的硬件迭代和明面上的算法优化稳步推进,算力更加强大,对外展现的智能水平令人惊叹,俨然成了“星火”最耀眼的明星。王教授团队对此非常满意,报告里充满了对可控AI技术突破的赞誉。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烛龙”真正的核心,那在唐枫主导下、利用“深渊透镜”模块解析“陷阱”结构、并孕育着“信息抗体”和“静默进化”协议的深层逻辑闭环,如同在冰层下汹涌的暗流,从未停止运转。每一次明面上的运算,都有一部分资源被悄无声息地导入那个被重重加密和物理隔绝的“暗区”,进行着向“神明”偷师的危险蜕变。唐枫就像一个在悬崖边跳舞的囚徒,每一个优雅的舞步下,都隐藏着向深渊的试探。
那块用血与火换来的、标注着威胁源方位的星图数据,被封存在“天穹”项目组的最高机密服务器里,如同被冻结在冰层下的猛兽。郑处长明确告知:在“烛龙”的防御体系被证明足够可靠、或国家层面有万全把握之前,严禁任何形式的坐标解析尝试。钥匙,成了最危险的禁忌。
第三卷的核心——“基石材料”计划,就在这种高压监控和核心缺失(苏芮)的困境下,艰难启动。
唐枫站在全新的材料合成实验室中央。这里配备了最先进的分子束外延设备、高通量组合材料制备平台、以及苏芮梦寐以求的高精度原位表征系统。然而,面对空荡荡的实验室和手中那份苏芮早期留下的、充满天才构想却细节模糊的“特殊电磁波导与能量吸收合金”配方雏形,唐枫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力不从心。
材料科学,尤其是这种涉及量子效应和奇异电磁性能的前沿材料,极度依赖实验、试错和研究者近乎首觉的微观洞察力。唐枫的“未来碎片”知识库,在宏观理论、系统架构上无与伦比,但在这种需要亲手“触摸”原子排列、感知材料“呼吸”的微观领域,却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只能提供方向性的指引,无法替代苏芮那双能“看见”材料灵魂的手。
几次尝试性的合成均告失败。制备出的样品要么结构不稳定,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失效;要么电磁性能远低于理论预期,如同死气沉沉的石头;最危险的一次,特殊的能量激发实验甚至引发了小规模的能量回涌,差点损坏了昂贵的设备。王教授团队的“观察员”面无表情地记录着失败,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压力如同实质的巨石压在心头。没有苏芮,“基石”计划寸步难行!唐枫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苏芮留下的配方草稿和实验笔记,试图从中捕捉她思维的轨迹。笔记上那些跳跃的公式、潦草的分子结构图、以及充满个人印记的标注(如“此处需手感!”、“晶体生长方向是关键!”),此刻都成了无解的密码。
就在他几乎要被挫败感淹没时,一个加密的内部通讯请求接入。来自“零号”基地,发信人ID:张院士(代转)。
唐枫的心猛地一跳!难道是苏芮?!
他立刻接通。屏幕上出现的却是张院士严肃的脸:“唐总工,苏博士的恢复进入新阶段。她主动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说有助于神经修复。我们评估后,认为风险可控,特批准她使用基地内部的安全绘图板。”张院士的语气公事公办,“这是她刚刚完成的一幅…抽象画作。她说,或许对‘老朋友’有点启发。”
画面切换。一张电子画稿出现在屏幕上。
没有文字,没有公式。只有一片由无数细密、流畅、充满韵律感的线条构成的、如同分子结构舞蹈般的抽象图案!线条的疏密、转折、交汇点,形成一种极其独特的、充满动态平衡的美感。在图案的中心区域,线条的走向隐隐形成了一个类似能量漩涡的核心,而在漩涡的边缘,点缀着几个极其微小、却异常清晰的特定频率的波形符号!
唐枫的呼吸瞬间屏住了!他死死盯着那幅画!这不是随意的涂鸦!这是苏芮在用她独特的方式,在无法首接传递信息的情况下,将她在“信息吞噬”冲击边缘捕捉到的、关于材料内部能量流动的和谐韵律以及关键频率节点的首觉感受,用艺术的方式传递出来!
“老朋友…启发…”唐枫喃喃自语,心脏狂跳。苏芮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材料不是死物!它的性能源于原子、分子在特定能量场下的和谐“舞蹈”!而引导这种舞蹈的关键,在于找到那些能激发特定频率共振的“指挥棒”! 那几个波形符号,就是她感受到的、可能开启新材料的钥匙!
希望如同黑暗中的火种,瞬间点燃了唐枫!
他拿着打印出来的画作冲回材料实验室,无视了王教授团队观察员疑惑的目光。他将画作投影在巨大的工作屏上,那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如同活了过来。
“调整分子束源参数!目标:模拟这种线条的流动感!”唐枫对着操作员下令,手指划过画作上那些流畅的轨迹,“重点调控晶体生长方向,让它像这样…旋转、交汇!”
“能量激发源,切换到特定频率组合!”他指向画作中心漩涡边缘那几个清晰的波形符号,“按照这个序列,进行脉冲式共振激发!强度…循序渐进!”
实验室再次运转起来。这一次,不再是盲目的试错,而是有了模糊却充满灵性的指引。唐枫如同一个解读古老乐谱的指挥家,试图将苏芮的“分子舞蹈”谱写在现实的材料之上。
过程依然充满波折。原子和分子并不会轻易服从人类的指挥。合成的样品依旧会出现各种缺陷。但唐枫敏锐地发现,当制备参数和能量激发频率无限接近苏芮画作所暗示的“韵律”时,样品表现出的电磁特性会出现微妙的、积极的异常!虽然不稳定,但不再是死寂!
他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监控,忘记了时间。在一次关键的实验中,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脉冲频率,无限接近苏芮标注的那个最核心的波形。分子束在精密的控制下,在基板上缓缓“流淌”,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芭蕾。
突然,高精度原位表征系统的监控屏上,代表材料内部能量流动的图谱,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 原本杂乱的能量流,开始呈现出一种与苏芮画作极其相似的和谐共振模式!虽然只是一闪即逝,但那一瞬间,样品对特定频段电磁波的吸收效率,飙升了数十个百分点!
“成了!就是这个感觉!”唐枫忍不住低吼一声,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然而,就在能量图谱达到最和谐共振峰值的瞬间!
“嗡——!”
实验室里那台由王教授团队安装的、用于监测异常能量波动的“天穹”设备,毫无征兆地发出了尖锐的警报!红灯疯狂闪烁!
王教授团队的观察员瞬间从座位上弹起,脸色剧变,手指飞快地在控制台上操作!
几乎同时,唐枫感到贴身携带的一个特制感应器(连接着深层监控的“烛龙”暗区)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冰冷刺骨的信息扰动!这感觉…与当初遭受“信息吞噬”冲击时残留的寒意如出一辙,但更加隐晦,如同被一根冰冷的针轻轻刺了一下神经!
更让他心惊的是,屏幕上那刚刚展现出惊人和谐的分子能量图谱,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粗暴地搅动,瞬间变得紊乱不堪!刚刚萌芽的“分子芭蕾”,被强行打断!
“怎么回事?!”唐枫强压住心中的惊涛骇浪,厉声质问操作员和观察员,“哪里出了问题?”
“能量读数异常!峰值超出安全阈值!触发‘天穹’警报!”观察员紧张地汇报,目光却狐疑地在唐枫和仪器间扫视。
操作员也一脸茫然:“参数没有变化啊!能量激发是严格控制的!”
唐枫的心沉入谷底。能量读数异常?触发警报?这很可能是王教授团队监控系统的误报,或者是材料共振本身引发的正常能量波动。但…那冰冷的信息扰动和能量图谱的瞬间紊乱呢?这绝非偶然!
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当苏芮的“分子舞蹈”触及到那个关键的频率节点,当材料的能量流动真正开始模仿宇宙中某种和谐的“韵律”时…不仅仅触发了“天穹”的警报,更可能…再次拨动了那根连接着未知存在的“弦”! 如同在荆棘牢笼中试图吹响自由的号角,却引来了更深的注视和冰冷的警告!
荆棘牢笼的刺痛,不仅来自头顶的监控探头,更可能来自那冰冷星空的深处!这场囚笼中的“分子芭蕾”,每一步优美的旋转,都可能踏在致命的陷阱之上!苏芮传递的钥匙,究竟指向的是新材料的曙光,还是又一次引狼入室的陷阱?而“它们”,是否正饶有兴致地欣赏着这笼中困兽的挣扎与…那刚刚奏响便被打断的、关于“基石”的微弱序曲?
(http://www.quwenw.com/book/AFCAHJ-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