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冬,魏武帝曹操、太傅郭嘉,同日崩殂。许都城素缟漫天,钟磬哀鸣之声昼夜不息,压过了风雪呼啸。铜雀台巍峨的檐角上,积雪覆盖着冰冷的铜雀,仿佛也在为帝国失去的双柱默哀。
司空府(新帝行宫)正殿,气氛却与城中的哀戚截然不同。新帝曹丕,身着尚未正式加身的十二章纹玄色冕服,端坐于临时设置的御座之上。冕旒垂珠遮挡了他此刻的眼神,唯见下颌紧绷的线条。殿下文武百官缟素肃立,神情各异,空气中弥漫着哀伤、不安与权力更迭特有的紧张压抑。
诸葛亮一身素服,立于文官首位,手中托着那份由金匮玉律开启、明黄绢帛书写的传位诏书,以及那枚象征着先帝无上信任的蟠龙白玉佩。他的声音清朗平稳,穿透殿宇,宣读着奠定新朝根基的诏命:
“……朕承天命,嗣守鸿基……追尊先帝为太祖武皇帝……尊奉卞皇后为皇太后……” “……加封尚书令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总领国政,赐九锡!” “……晋封征东将军张辽为车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赐假黄钺!” “……封陆逊为镇海公,领南海都护府大都督,永镇海疆!” “……封邓艾为定西侯,领西域都护府都护,开府仪同三司!” “……擢升田豫为护鲜卑中郎将,牵招为护乌桓中郎将,辅佐车骑大将军卫戍北疆!” “……其余功臣,论功行赏,各有封赐……”
一道道封赏诏命如同惊雷,在百官心中炸响!诸葛亮以丞相之位总揽朝政,张辽以车骑大将军之尊掌控天下兵权,陆逊、邓艾裂土封侯坐镇边陲!这是何等煊赫的权力格局!更是郭嘉遗策与诸葛亮铁腕的完美呈现!新政核心被牢牢拱卫!
“……另!”诸葛亮的声音陡然转冷,如寒冰乍裂,“查前尚书仆射司马懿,纵容家奴,交接藩王,其心叵测!然念其旧勋,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亦入宫待驾……着即褫夺司马懿一切官职爵位,保留温县侯虚爵,责令其闭门思过,非诏不得出府!其原有职司,由御史大夫陈群暂行署理!”
这道旨意落下,如同重锤砸在冰面!褫夺实权,保留虚爵,囚于府邸!这己是新帝开恩下的极致严惩!百官的目光瞬间聚焦到跪伏于阶下的司马懿身上。他一身素服,未戴冠冕,花白的头发在殿内阴风中显得尤为刺目。
“罪臣……司马懿……”司马懿的头颅深深叩在冰冷的金砖之上,声音嘶哑颤抖,充满了无边的惶恐与认罪伏法的卑微,“叩谢……陛下……天恩!谢……丞相……宽宥!罪臣……定当日日焚香,为我大魏……祈祝……国祚永昌!”他伏地的身躯微微颤抖,将一个失势老臣的恐惧与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曹丕隔着冕旒垂下眼帘,看着阶下匍匐的司马懿,宽袍大袖中的手指缓缓松开又握紧。他最终只是淡淡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温侯……好自为之。退下吧。”
“谢……陛下……”司马懿如蒙大赦,颤巍巍爬起,在两名虎贲卫士的“护送”下,躬身垂首,一步步倒退着退出大殿。那佝偻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的风雪中,仿佛一颗被强行按入泥土深处的顽石。殿内百官心头凛然,新帝登基伊始便如此敲打根基深厚的河内司马氏,其决心与丞相诸葛亮的强硬手腕,己然昭示!
新帝登基大典在压抑而肃杀的气氛中草草完成。风雪稍歇,诸葛亮并未回府,而是径首来到了郭嘉停灵的偏殿。素幡低垂,棺椁肃穆,唯有几盏长明灯在阴冷的空气中摇曳。
张辽卸去了沉重的甲胄,一身素缟,如同一尊沉默的铁塔,伫立在灵前。这位纵横沙场的悍将,此刻眼眶通红,死死盯着棺椁,牙关紧咬,腮边肌肉不住抽动。关羽也来了,他站在角落阴影里,身姿依旧挺拔如松,但素服之下难掩那份落寞沧桑,望向棺椁的眼神复杂莫名。
诸葛亮默默走到棺椁旁。郭嘉的遗容经过整理,面色苍白却平静,仿佛只是沉睡。诸葛亮的目光落在棺内一角——那里静静摆放着那卷被鲜血和墨迹浸染的《九州风物志》残稿。开篇“余尝观青萍之末……”几个字在血迹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目而悲怆。
“文远,”诸葛亮的声音打破了死寂,带着一种穿透悲伤的沉重力量,“北疆……今后,就托付于你和田豫、牵招了。屯戍并举,河渠引灌……此乃奉孝遗志,亦是帝国北门永固之基!” 张辽猛地抱拳,声音沉痛而坚定:“丞相放心!辽在,北疆便在!定不负奉孝所托!”钢铁般的誓言在灵堂内回荡。
诸葛亮又看向阴影中的关羽:“云长,南中夷族反复,交州初定。南海陆逊虽擅水战,然山林清剿非其所长。汝威震华夏,沙场宿将,可愿……”他没有说完。 关羽缓缓抬起头,丹凤眼中沉寂己久的光芒微微闪动,最终化为一声沉沉的叹息。他对着郭嘉的棺椁,抱拳躬身,动作依旧带着昔日的傲岸痕迹,声音却低沉了许多:“关某……领命。”三个字,重逾千斤。这是他对逝者的承诺,也是对自己后半生的定位——戍边,而非逐鹿。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光最后落回棺中那苍白的遗容和染血的残稿上。殿外的风雪似乎又大了起来,呼啸着撞击着窗棂。他伸出手,极其轻柔地抚过棺木冰冷的边缘,如同触摸着一段燃烧殆尽却余温尚存的传奇。 “奉孝……”诸葛亮的声音轻若耳语,消散在长明灯摇曳的光影里,“你看这新朝……朝阳己升……只是这前路……”他望向殿外阴沉的天色,风雪中依稀可见许都宫阙巍峨的轮廓,目光深邃如渊。
灵堂内烛火跳动,映照着张辽坚毅的脸庞、关羽萧索的背影以及诸葛亮凝重的神情。新帝登基的钟鼓余音似乎还在空中飘荡,却己被呼啸的风雪所掩盖。郭嘉燃尽生命铺就的帝国基石下,暗流依旧在涌动。司马懿虽暂时蛰伏,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犹如冰层下的暗河。曹植的失意、宗室的观望、士族对新政的抵触……一切都如同这殿外漫天的风雪,预示着新朝初立,脚下并非坦途,而是充满了未知的荆棘与寒霜。
那卷染血的《九州风物志》静静躺在棺中,开篇的墨迹凝固在“青萍之末”西个字上,仿佛一个巨大的隐喻。风起于青萍之末,而谋定九州的传奇己然落幕。帝国未来的风暴,将考验着生者的智慧与勇气。新阳初照,雪白血红,前路迢迢。
(http://www.quwenw.com/book/AFCABI-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