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北望狼烟马蹄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北望狼烟马蹄疾

 

初夏的河套平原,草色初齐,长风吹过敕勒川,卷起层层绿浪。黄河北岸,一座簇新的夯土堡垒如同巨兽盘踞,城头“张”字大旗迎风怒展。此乃“朔方戍”,魏军北疆防线最前沿的堡垒。

城塞内,杀声震天。宽阔的校场上,数千精骑正演练冲锋。骑士们双脚踏紧改良的双边铁马镫,身体稳稳立于高桥鞍上,控马如臂使指。手中长矛借助马速突刺,力道刚猛绝伦。弓骑兵则控弦疾驰,马上开合改良蹶张弩,弩箭如飞蝗般射向百步外的皮靶,咄咄入木!

点将台上,张辽金甲玄氅,按剑而立。这位威震逍遥津的将军,如今眉宇间更添风霜,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奔腾的铁流。他身旁,鲜卑归义部落首领轲比能之子莫护跋,身着皮裘,看着这钢铁洪流般的军阵,眼中充满敬畏。

“报——!”一骑绝尘而来,斥候滚鞍落马,气喘吁吁,“禀大将军!鲜卑大汗步度根、轲比能联军五万骑,绕过阴山,突袭云中郡!云中太守告急!烽烟己起!”

张辽眼中厉芒爆射,猛地抽出佩剑:“擂鼓!聚将!” “咚!咚!咚!”沉闷的战鼓声瞬间压过操练的喧嚣,整座堡垒如同苏醒的巨兽。

议事厅内,巨大的北疆舆图前气氛肃杀。田豫手指划过云中位置:“步度根、轲比能素来不和,此番竟能联手,必有所图!云中若失,则雁门危殆,并州门户洞开!” 牵招沉吟:“我军主力分散于各堡屯田,朔方戍集结最快亦需三日!云中恐难久持!”

张辽的目光死死钉在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谷地——“白道川”。“此处!”他沉声点指,“乃敌归路咽喉,水草丰美,步度根辎重牛马必经于此!田豫!” “末将在!” “着你率本部归义鲜卑轻骑三千,一人三马,即刻出发!多携火油箭矢,绕行狼山,昼夜兼程,首插白道川!焚其粮草,惊其牛马!务必使其后路大乱!” “得令!”田豫抱拳,眼中闪过狼性的光芒。

“牵招!” “末将在!” “集结朔方戍所有骑兵,一人双马,携五日干粮、备用箭矢!随本将星夜驰援云中!沿途烽燧传讯,命并州各郡坞堡坚壁清野,征召屯田民勇上城协防!”张辽语速如铁,“此战,不求全歼,但求挫其锋锐,焚其粮秣,使其知我北疆,非牧马之地!”

军令如山。半个时辰后,朔方戍沉重的包铁城门轰然洞开。田豫率三千轻骑如离弦之箭,卷起漫天烟尘,向北消失在苍茫草海之中。蹄声如雷远去,卷起草屑无数。 日暮时分,更大的洪流涌出城门。张辽金盔金甲,一马当先。身后,万名魏军精骑列成锋矢阵型,骑士们伏低身体,紧握缰绳,改良的高桥马鞍与双边马镫让他们与战马融为一体,犹如铁铸。马蹄敲打着大地,发出沉闷而整齐的轰鸣,如同远古巨兽的脉搏,震得大地微微颤抖。夕阳将骑士和战马的影子拉得极长,投射在无垠的草原上,如同指向北方的巨大长矛。

“大将军!”副将高喊,“是否等后军步卒?” 张辽头也不回,声音斩钉截铁:“救兵如救火!步卒后续跟进!骑兵,全速——前进!” “前进!”吼声如雷。铁流骤然加速,滚滚向北,冲向那烽火告急的云中大地,卷起的烟尘如黄龙腾空,久久不散。北疆的风裹着青草与铁锈的气息,预示着这将是一场决定漠南归属的血战。

千里之外的许都尚书台。 诸葛亮正与工曹官员核验西域传来的毛毡、琉璃样品与新绘的“翻车”(龙骨水车)图样。邓芝脚步匆匆而入,将一份插着三根染红隼羽的北疆六百里加急军报,轻轻放在郭嘉常坐的那张铺着白虎皮的暖榻矮几上。

郭嘉裹着厚裘,半倚榻上,正专注地在一卷粗糙的麻纸上绘制着什么,不时发出压抑的低咳。纸上墨迹蜿蜒,依稀勾勒着连绵山脉与曲折河道,旁注小字:“贺兰山北麓,黄河西套,可凿渠引水,屯田实边……”

邓芝的声音极轻:“祭酒,云中烽火,张将军己率铁骑驰援。”

郭嘉笔尖未停,只微微颔首。他蘸了蘸墨,在纸上那处标注着“白道川”的山谷旁,画了一个朱红的圆圈,又在旁边写下西个力透纸背的小字:“攻心为上”。这才缓缓搁下笔,目光投向窗外北方的天际,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看到了那席卷草原的铁骑洪流。他伸出手,指尖拂过矮几上那份犹带风尘的紧急军报,唇边掠过一丝极淡、极冷的笑意。

“告诉文远,”他的声音轻若耳语,却带着无形的力量,“胡尘……终有散尽时。他马蹄踏过之处,便是华夏永镇之疆。”说罢,他再次拿起笔,专注地描绘起那幅西北水利图,剧烈的咳嗽声被压抑在喉间,唯有笔下的线条,依旧坚定地向着荒漠与河流延伸。北疆的烽烟,此刻仿佛都化入了这方寸纸墨之中,成为帝国版图上一道沉默而有力的注脚。


    (http://www.quwenw.com/book/AFCABI-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