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的U盘。”
“我信你。”
“昨天拷的备份,都在里面。”
低沉而冰冷的声音,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死寂的准备室里激起无声的涟漪。林微猛地抬起头,泪眼朦胧中,顾屿的身影在视野里模糊又清晰。他站在她身边,拄着拐杖,帽檐下的阴影深重,看不清表情,只有那只递出深蓝色U盘的手,骨节分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
那句“我信你”,像一道微弱却灼热的电流,瞬间击穿了林微心底那片冰冷的绝望和难堪。她甚至忘了呼吸,只是怔怔地看着那只手,看着那个小小的、深蓝色的U盘。它安静地躺在他掌心,像一枚沉甸甸的、名为“信任”的徽章。
时间仿佛凝固了几秒。
陈锋、李想、王哲的目光在顾屿和林微之间来回扫视,带着惊愕和不解。王哲的脸色尤其难看,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在顾屿那无形的威压下,悻悻地闭上了嘴。
林微颤抖着伸出手,指尖冰凉,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个还带着顾屿掌心微温的U盘。冰凉的金属外壳硌着她的指腹,带来一丝真实的触感。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压下翻涌的情绪,拔下那个空无一物的银色U盘,将深蓝色的U盘插入接口。
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熟悉的提示。
她找到新的盘符,打开。
里面清晰地躺着两个文件夹:一个是她昨天复制进去的、署着她名字的报告文档,另一个,正是标注着“展示素材”的文件夹。
双击打开“展示素材”。
里面,王哲整理的所有算法验证报告、关键模拟动画文件……一个不少,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巨大的庆幸和后怕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让她虚脱。她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点开PPT,找到对应的页面,重新链接上正确的动画文件。
“抱歉……刚才……可能是U盘读取问题。”林微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和劫后余生的沙哑,她甚至不敢看王哲的方向,“现在……可以了。”
投影幕布上,流畅的算法模拟动画终于开始播放,清晰地展示着复杂的计算过程和验证结果。林微努力稳住心神,继续讲解,声音虽然依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比之前流畅了许多。
顾屿重新坐回主位,帽檐下的目光落在幕布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刚才那场小小的风波从未发生。陈锋和李想也重新将注意力投入到内容上。只有王哲,脸色阴沉地坐在角落,目光时不时扫过林微和她电脑旁那个深蓝色的U盘,眼神复杂难辨。
演示结束。顾屿没有对林微的讲解做任何评价,只是针对报告和PPT中的几个技术细节和数据呈现方式,提出了几处极其精准、一针见血的修改意见。他的语气依旧冰冷,要求依旧严苛,但林微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种奇异的平静。她认真地记下每一条意见,用力点头:“好,我马上改。”
“散会。”顾屿拄起拐杖,率先起身离开。陈锋和李想也收拾东西走了。王哲磨蹭到最后,经过林微身边时,脚步顿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里带着一丝不甘和探究,然后也快步离开了。
准备室里只剩下林微一人。她瘫坐在椅子上,后背的冷汗早己浸湿了衣衫,冰冷的贴在皮肤上。她看着桌上并排放着的两个U盘——王哲那个空了的银色U盘,和顾屿那个救了她一命的深蓝色U盘——一种巨大的疲惫感和后怕感席卷而来。
为什么。
王哲的U盘为什么会是空的。
是意外,还是……别的什么。
顾屿那句“我信你”,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无法平息。这信任沉甸甸的,带着一种她无法承受的重量,也带来了一丝微弱却真实的力量。她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尤其是在刚刚经历了那样一场难堪的“事故”之后。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电脑,开始按照顾屿的意见,逐条修改报告和PPT。这一次,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专注和认真。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准备室里只剩下她敲击键盘的声音和屏幕幽幽的光芒。
---
深夜的教学楼,寂静得如同沉睡的巨兽。林微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着屏幕上终于修改完成的报告和PPT,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疲惫,但心底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她保存好所有文件,谨慎地将最终版本又复制了一份到顾屿给的那个深蓝色U盘里,然后拔下来,小心地放进书包最里层的夹袋。至于王哲那个空了的银色U盘,她犹豫了一下,也收了起来。
收拾好东西,她关掉电脑和准备室的灯,锁好门。走廊里空无一人,只有她自己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她下意识地裹紧了外套,加快脚步。
就在她即将走到楼梯口时,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旁边一间废弃的化学器材室门口,有极其微弱的光线一闪而过,随即消失。
林微的心猛地一跳,脚步瞬间顿住。废弃器材室?这么晚了,谁会在这里?难道是保安巡查?但保安通常不会进那间堆满杂物的屋子。
一种莫名的、带着寒意的不安感悄然爬上心头。她想起王哲离开时那个复杂的眼神,想起那个莫名其妙空了的U盘……一个荒谬而可怕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她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小心翼翼地靠近那间器材室的门。门虚掩着一条缝,里面一片漆黑,没有任何声响。
是错觉吗。
还是……
她不敢再想,也不敢停留,几乎是逃也似的冲下楼梯,跑出了实验楼。冰冷的夜风扑面而来,吹散了心底那点不安,却留下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阴影。
---
第二天,竞赛小组的气氛有些微妙。
顾屿依旧是最早到的,坐在主位,低头看着自己的资料。陈锋和李想讨论着实验细节。王哲也来了,坐在离林微最远的位置,低着头摆弄手机,脸色有些阴沉,偶尔抬眼看向林微的方向,眼神闪烁不定。
林微将修改好的报告打印稿和存有最终文件的深蓝色U盘,一起放在顾屿面前的桌子上。“顾屿同学,报告和PPT都按你的意见修改好了,最终文件也拷在U盘里了。”
顾屿的目光从资料上抬起,扫了一眼报告和U盘,没有任何表示,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林微回到自己的位置,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会议内容。她能感觉到王哲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背上,让她坐立难安。
会议开始。顾屿首接切入主题,开始布置赛前最后几天的冲刺任务和分工。他的指令依旧清晰高效,不容置疑。
“陈锋,李想,你们负责实验平台的最终调试和所有数据的复验,确保万无一失。”
“王哲,”顾屿的目光转向角落,“你负责所有算法模块的最终集成测试和压力模拟,生成最终验证报告。”
“林微,”他的视线最后落在林微身上,“你负责整合所有模块的最终报告,制作答辩PPT,并准备一份精简的陈述稿。陈述稿的核心逻辑和关键数据点,我会给你框架。”
“明白。”陈锋和李想立刻应下。
王哲也闷闷地应了一声:“知道了。”
林微用力点头:“好。”
“这次竞赛,不允许任何环节出错。”顾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冰冷的、沉甸甸的压力,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似乎若有若无地在王哲身上停留了一瞬,“尤其是最终成果的提交和展示。”
王哲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随即低下头,避开了顾屿的目光。
林微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她想起昨晚器材室门口那可疑的光线,想起那个空了的U盘,一种强烈的不安感再次涌上心头。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笔。
会议结束后,林微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整合报告、制作PPT、根据顾屿给的框架撰写陈述稿……每一项任务都繁重而琐碎,容不得半点差错。她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泡在了准备室和图书馆,连苏晓晓都抱怨见不到她人影。
顾屿给她的陈述稿框架极其精炼,只列出了最核心的逻辑链条和必须呈现的关键数据节点,如同搭建房屋的钢筋骨架。林微需要做的,就是在这骨架之上,填充血肉,用精准的语言将其、流畅地表达出来。这比她自己天马行空地写要难得多,但也让她第一次清晰地触摸到了“精准表达”的门槛。
她反复推敲着每一个词句,核对每一个数据,力求完美。每当遇到卡壳的地方,她会鼓起勇气去问顾屿。顾屿的解答依旧冰冷简洁,但每一次点拨,都让她茅塞顿开,对问题的理解更深一层。一种在高压和冰冷效率下形成的、奇异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在她心底悄然滋生。
这天傍晚,林微终于完成了陈述稿的初稿。她长长地舒了口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准备收拾东西离开准备室。其他人早己走了,只剩下她和还在对着电脑屏幕沉思的顾屿。
她将打印好的陈述稿初稿轻轻放在顾屿的桌角。“顾屿同学,陈述稿初稿写好了,你……看看?”
顾屿的目光从屏幕上移开,落在那一叠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稿纸上。他没有立刻去拿,只是微微抬了抬下巴,示意她放下。
林微有些忐忑地收回手,正准备离开。
“等等。”顾屿突然开口。
林微的心猛地一跳,停下脚步,转过身。
顾屿从桌角的深蓝色文件夹里,抽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递给她。“这个,拿回去看。”
林微迟疑地接过。纸张很普通,是学校常用的草稿纸。她展开。
上面没有抬头,没有署名。
只有一行凌厉干净的铅笔字:
**【明晚7点,实验楼三楼准备室,PPT最终调试。别迟到。】**
落款处,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如同他本人一样冷硬的符号:一个被圆圈圈住的数字“9”。
林微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她抬起头,看向顾屿。
顾屿己经重新将目光投向了电脑屏幕,侧脸在屏幕光的映照下显得专注而冷峻,仿佛刚才递出纸条的人不是他。
“知道了。”林微低声应道,将纸条小心地折好,放进贴身的衣袋里。那张薄薄的纸片,贴着胸口的位置,仿佛带着一丝微弱的暖意。
她拿起书包,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准备室。
走廊里空无一人。夕阳的余晖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影。林微的心情有些复杂,有完成任务的轻松,有对明晚“最终调试”的紧张,还有一丝……被那张纸条和那个“9”字标记带来的、难以言喻的悸动。
她走到楼梯口,正准备下楼。
眼角的余光,再次瞥见了那间废弃的化学器材室。
这一次,门依旧是虚掩着。
但门缝里,似乎……有一道极其微弱的、手机屏幕的光亮,一闪而过。
林微的脚步瞬间僵住!全身的血液仿佛在瞬间冻结!
不是错觉!
昨晚不是错觉!
里面有人!
巨大的恐慌瞬间攫住了她!她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的声音!是谁?在里面干什么?和王哲那个空了的U盘有关吗?和明天的竞赛有关吗?
她不敢停留,更不敢靠近查看。她几乎是屏住呼吸,用尽全身力气,以最快的速度、最轻的脚步,冲下楼梯,逃离了实验楼。
首到跑出很远,沐浴在人来人往的校园主干道上,被喧嚣的人声包围,林微才敢停下来,扶着路边的梧桐树,大口大口地喘息。冰冷的汗水顺着额角滑落。
夕阳的余晖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她回头望向那座在暮色中沉默矗立的实验楼,三楼那间废弃的器材室窗口,黑洞洞的,像一只隐藏着秘密和危险的眼睛。
明晚七点,最终调试。
那间器材室里,到底藏着什么。
那个在暗处窥视的人,究竟是谁。
(http://www.quwenw.com/book/AEDJEA-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