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过就是一碗汤的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不过就是一碗汤的事

 

鸡汤的香气还缭绕在厨房,我端着汤碗,一勺一勺地舀进瓷盅,汤面泛着淡金色的油花,锅底透出几片黄芪与枸杞,暖香扑鼻。

外头灯火初上,堂屋中竹影摇曳,光影正好斜落在我脚边。我稳了稳手,将最后一勺汤盛好,刚转身便听见父亲低咳了一声。

“清遥,还愣着做什么?快些把汤端给你弟弟。”

我吸了口气,笑容如常,将最浓的一碗送到林墨尧面前,又分出给父亲、母亲和清书,最后才给自己盛上一盅。

正欲舀一块鸡腿肉,父亲又道:“你是女孩子,吃这么补做什么?多留点给尧儿补身子。”

我手顿住,默默放下筷子,改拿汤勺,只舀了一些清汤入碗。

清书偏过头,眨着眼睛凑过来,小声道:“姐姐,你瘦了。我那块鸡胸肉分你一半可好?”

我摇头微笑:“我不饿。你吃吧。”

她将肉悄悄夹到我碗边,我没拒绝,只是心头有些发涩。

母亲坐在父亲一侧,没多言,只不动声色地又夹了一筷子素笋放进我碗里。那是一种微妙的心意,既不显眼,又替我撑住了面子。

笋丝淡白柔软,浮在碗面,一如我们母女此刻的处境——在这张饭桌上,有名分,却无份量。

饭后,父亲带着墨尧去堂屋复习《论语》,清书说困,早早回房。我自觉留下收碗洗碟,母亲没拦,只看了我一眼,唇角压得极低。

我在水盆前洗着碗,窗外月色如洗,灶间却不大通风,蒸汽氤氲中,耳边忽传来几句夹着笑意的低语。

“听说嫂子今儿个绣了顾家小姐的新裙?那顾家二小姐,可是挑得紧。”

这声音软中带刺,是三婶顾氏,林婉仪的生母。

紧跟着,三婶陆氏也笑着接道:“就是呢。这几年嫂子倒真舍得出手,咱这绣坊眼看着银子翻了两成,怕不是账上藏了金山吧?”

我手中一滑,碗差点跌进水里。

娘抬手抿了口茶,声音一如既往温和:“哪来的金山?不过是顾家小姐退的料子,凑巧我看得合适,才绣了几件春衣。哪敢惹得你们说闲话。”

“嫂子这话就见外了。”陆氏笑意不减,“这年头嘛,谁不为家中打算?说不定哪天祖母要查账,我们这些小媳妇也得跟着把账簿摊开。”

我正要开口,被娘伸手按住:“去账房一趟,替娘翻翻三月初的进出账,明日若祖母真问,好早些准备。”

她声音不高,却压得住场,连那三婶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我点点头,转身提着干巾往账房去。一路上,夜风将耳畔吹得发凉。屋檐下几匹春缎尚未晾干,随风摆动,像一幅未完的绣图,边角线头在跳动,像某种预示。

刚走到廊下,院角突然有人唤我:“大姑娘——”

是账房里的老管事递来一张小纸角。他面色犹豫,却还是低声说:“方才有人托我转交的,说姑娘若要查清铺中账路,得从这条‘盐铺水账’开始。”

我接过纸条,只见其上写着:“三月初七,盐铺进货,有水账。”

纸迹沉稳,落笔有力,不是我娘或清书的笔迹。我眼角一跳——

这是沈致远的字。

监察司书吏,行事一向谨慎。他为何插手林家的盐账?又为何只在我手上递信?

我心跳渐快,纸条紧握于手,脑中却己开始转动。

顾氏盯着账,祖母意图再分权,三婶陆氏夹缝试探。林家后宅,这场绣坊与铺子的争斗,己经开局。

若我不出手,不只是娘和我,连清书也迟早会被吃干抹净。

我心底一沉,眼角余光扫过那一张旧账册,仿佛那上头的每一行字都藏着刀锋。

我轻轻翻开书页,一盏孤灯下,我低头记下每一笔,每一银两——

这一夜,我不再是拿针绣裙的林家小姐,而是为自己谋出路的林家账主。


    (http://www.quwenw.com/book/AEDEDJ-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