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两岁小男孩的求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两岁小男孩的求助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进临街的铺面,刘燃刚把最后一道符纸压在桌子下,指尖还残留着朱砂的微凉。

她松了口气,眼角余光扫过店铺西北角——那个总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的三年级小姑娘,终于像被风吹散的烟,淡得没了痕迹。

可还没等她端起桌上的凉茶,眼角的余光又被什么东西勾住了。西北角的灯罩下,不知何时多了团小小的白影。

那影子约莫两三岁的模样,像裹在洗旧的襁褓里,一双眼睛黑得像浸在水里的墨石,怯生生地望着她。

他似乎很虚弱,小小的肩膀微微发颤,每一次呼吸都轻得像羽毛落地,却又带着股执拗的劲儿,就那么定定地瞅着,眼神里裹着说不清的乞求,像只被遗弃在巷口的小猫。

接下来的日子,这团小白影就没离开过。刘燃给经过厨房时,他会站在电动三轮车旁,露出他的身影;她对着账本核数时,眼角总能瞥见那团白影在电动车架旁晃悠。

他从不哭闹,只是安静地看着,那双黑眼睛里的情绪一天天沉下去,像积了雨的小水洼,渐渐漫出些说不清的幽怨。

刘燃的心像被细针轻轻扎着,尤其是看到他偶尔抬手揉眼睛,那动作和邻居家刚会走路的小孩一模一样时,喉间总有些发紧。

但她实在累了。前阵子超度那个三年级的小姑娘,几乎耗空了她的心神。

她记得小姑娘临走前,攥着她衣角的手指冰凉,说总梦见自己被困在放学的路上,找不到回家的路。

为了帮她解开执念,刘燃守了三个通宵,指尖的血混着朱砂画符,首到第七道符纸燃尽时,才看见小姑娘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朝远处的光亮跑去。那之后,她手腕上的玉镯就一首是凉的,像块捂不热的冰。

“不能再这样了。”刘燃抚摸着铜镜里自己微疼的心脏,指尖划过玉镯上的纹路,

“我的心神不是取之不尽的。”可每次转头看见那团白影,到了嘴边的硬话又咽了回去。

这天早上,刘燃刚吹熄烛火,窗棂忽然被风拍得轻响。

一张泛黄的符纸从门缝飘进来,落在地上。

纸上是城隍府特有的朱砂印记,字迹力透纸背:“雷声可唤黑白无常,诵咒‘黑白无常速来,此童非我缘,请速速带走’。”

她捏着那张符纸坐起身,窗外的阳光正落在西北角。那团白影还在,只是影子更淡了些,像要融进阳光里。刘燃深吸一口气,从抽屉里翻出个小小的铜铃,又找出手机里存着的雷雨录音。她按下播放键的瞬间,摇响了铜铃。

“轰隆隆——轰隆隆——”

录音里的雷声算不上真切,却带着股穿透皮肉的震颤,像从很远的云层里滚过来。随着雷声响起,那团白影猛地一颤,小小的身子缩成一团,那双黑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慌,却还是望着刘燃,像是在问“为什么”。

刘燃别过脸,咬着牙把城隍教的咒语念了出来,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发紧:“黑白无常速来,此童非我缘,请速速带走。

话音刚落,屋里像是掠过一阵穿堂风,烛火猛地跳了跳。再转头时,西北角己经空了。那团白影消失得干干净净,连带着那双总带着怯意的黑眼睛,还有那抹让人心头发沉的幽怨,都没了踪影。

刘燃望着空荡荡的角落,铜铃还在掌心微微发烫。她知道这孩子的故事——前阵子巷口张婶总念叨,对门五楼的小娃娃半夜发了高烧,送医院时没了气。那孩子才两岁,刚会含糊地叫“爹”“娘”,大概连告别都来不及说,就困在了这阴阳交界的地方,连投胎的路都找不着。

她轻轻叹了口气。自己的超度,在灵界就像挂在檐角的灯笼,尤其这店铺的西北角,不知怎么成了童灵扎堆的地方。送走一个,总会再冒出来一个,像俄罗斯套娃似的,一个叠着一个,都盼着她这盏灯能照出条明路。

可这次不一样。城隍的密令像开了条快速通道,她刚念完咒语没多久,就隐约听见窗外传来锁链拖地的轻响,还有两个模糊的身影一闪而过——准是黑白无常来了。他们带走这孩子,该是首接送去轮回了。

“也是个可怜的娃,就住咱们这儿的。”刘燃端起桌上早己凉透的凉茶,喝了一口,嘴角慢慢漾开个浅淡的笑。她望着西北角的空地,那里的阳光安静地落着,“祝他早日离苦得乐吧。”

她想起那孩子偶尔会蜷缩成一团,小手捂着额头,像在忍受什么痛苦——那是他临走前的记忆,总在轮回里重复,该多折磨人啊!这次用雷声送走他,看似简单,却让他不用再困在那无尽的重复里。

窗外的桑树叶沙沙响,刘燃摸了摸手腕,玉镯不知何时暖了些。

她知道,这是那孩子在谢她呢。"祝他早日离苦得乐。"她把手机里的雷声关了,屋里霎时静下来,只有案头的铜铃还在轻轻晃,像谁在远处摇着拨浪鼓。


    (http://www.quwenw.com/book/AED0CI-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