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属于自己的第一件“天工造物”,这对于秦风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一次将“心”与“技”完美结合的实践。
墨老的要求极为苛刻。他没有给秦风任何现成的图纸,也没有提供任何优质的材料,只是指着墙角那堆他从京城各处搜罗来的“破铜烂铁”。
“天工门的精髓,不在于用多好的材料,而在于‘格物致知,化腐朽为神奇’。”墨老说道,“你要用你的‘心’去聆听这些‘废品’的声音,感受它们各自的特性,然后用你的‘技’,将它们重新组合,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的‘创造’。”
秦风没有畏难,他一头扎进了那堆零件之中。
他按照《神工格物心经》的心法,将自己的感知力提升到极致。他拿起一块锈蚀的铁片,闭上眼,便能“看”到它内部的分子结构,能“感觉”到哪部分最为坚韧,哪部分己经濒临碎裂。他拿起一根断裂的弹簧,能“听”到它在被拉伸到极限时发出的“哀鸣”。
这些在别人看来毫无用处的垃圾,在秦风的感知中,却变成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等待被唤醒的“生命”。
他花了整整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将那堆零件全部分门别类,了然于胸。
然后,他开始了真正的设计与创造。
他首先要为自己打造的,是一件趁手的勘验工具。作为一名仵作,这是他的立身之本。
他挑选了一根前朝马车上拆下来的、由百炼精钢制成的车轴作为主材,又找到了一些钟表里拆出来的微型齿轮和弹簧。他脑中浮现出自己勘验箱里那些零零散散的工具:探针、小刀、镊子、量尺……他想将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墨老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不发一言,从不指点,也从不干涉。他要看的,是秦风的创造力,是那份独属于他自己的“灵性”。
又过了七天,当第一缕晨光照进铁匠铺时,秦风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件作品。
他将其命名为——“听风尺”。
这把尺子长约一尺二寸,通体呈暗金色,非金非木。尺身刻有精准的度量,看似是一把普通的量尺。但只要按下尺柄上一个不起眼的按钮,“咔嚓”一声轻响,尺子的内部便会如同花朵般绽放开来。
一端会弹出一柄薄如柳叶、锋利无比的小刀;另一端则会伸出数根长短不一、粗细各异的探针;尺身侧面,还隐藏着一个可以夹取细微之物的精巧镊子。所有的部件都通过复杂的齿轮和卡榫连接,收放自如,浑然一体。
这己经不是一件工具,而是一件艺术品!
墨老拿过“听风尺”,反复把玩,眼中充满了掩饰不住的赞许和激动:“好!好!好!将如此多的功能,融入到一把小小的尺子中,却不显臃肿,浑然天成!你没有拘泥于任何一张图纸,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创造出了全新的东西!秦仲啊,你的儿子,青出于蓝了!”
得到了墨老的肯定,秦风心中也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
但他没有停歇。
一件勘验的工具,只能让他更好地发现真相,却无法让他拥有自保的力量。在面对万机阁那样的庞然大物时,他需要足以一击制敌的武器。
这一次,他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更加不起眼的材料:猎户捕兽夹上拆下来的强力弹簧,富贵人家马车上用作装饰的镂空银管,以及一些不知从何而来的、韧性极佳的兽筋。
他要做的,是一件最适合他这种不善正面搏杀的“技术人员”使用的暗器。
这件武器的设计,比“听风尺”要复杂百倍。它不仅要威力巨大,更要做到隐蔽、无声、高速、连续发射。
秦风将自己关在铁匠铺里,废寝忘食。他一次次地设计,一次次地推翻。他用自己的心法,去感受空气的阻力,去计算弹簧的势能,去模拟机括的每一次联动。
终于,在第十五天的黄昏,他成功了。
他打造出了一对可以完美贴合在自己小臂上的护腕。护腕由熟牛皮和软铁制成,毫不起眼。但在护腕的内侧,却隐藏着一套由上百个零件组成的、精密到了极致的发射装置。
装置内,可以装填三枚特制的、如同蜂尾针一般的钢针。只需手腕轻轻一抖,触动一个微小的机括,钢针便会在强力弹簧的推动下,无声无息地激射而出,速度之快,足以洞穿三寸厚的木板!而且,它可以连续发射三次!
秦风将其命名为——“惊鸿袖箭”。
“听风尺”主探查,“惊鸿袖箭”主杀敌。一明一暗,一攻一守。
当秦风将这两件完全由自己亲手打造的天工造物佩戴在身上时,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才真正拥有了与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敌人,掰一掰手腕的资格。
就在他沉浸在实力提升的喜悦中时,王胖子却又一次火急火燎地闯了进来。
“秦哥!不好了!出大事了!”王胖子满脸惊恐,上气不接下气,“城西的李员外家,昨夜办喜事,可今天一早,去迎亲的队伍,发现李府上下……全都死了!更邪门的是,新房里的新娘子,不见了!现场只留下了一朵……一朵用黑铁打造的花!”
(http://www.quwenw.com/book/ADJHCD-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