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皆大欢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8章 皆大欢喜

 

到嘴的鸭子飞跑了,这种感觉谁能体会?!

童贯背着手,站在帮源洞外的山崖上,望着空荡荡的洞穴,脸色阴沉如铁。

副将战战兢兢地走近,低声道:"大帅,搜遍了整个帮源洞,除了些破铜烂铁,连个人影都没有……"

童贯猛地转身,一巴掌扇在副将脸上,怒喝道:"废物!十万大军围山,竟让方腊凭空消失?"

副将捂着脸,不敢吭声。

这时,一名幕僚小心翼翼地凑上前,低声道:"大帅,此事若如实上报,只怕朝廷震怒,官家怪罪下来……"

童贯眯起眼睛,冷冷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幕僚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低声道:"既然找不到方腊,那不如——让他'死'在捷报里。"

童贯沉默片刻,忽然咧嘴一笑:"好,很好!"

他大步走回军帐,提起笔,蘸了蘸朱砂墨,在奏折上龙飞凤舞地写道:

"臣童贯谨奏:

逆贼方腊,盘踞帮源洞,负隅顽抗。臣亲率王师,血战三日,破其巢穴,斩首万余,贼酋方腊伏诛,尸首枭于辕门,以儆效尤,余众肝胆丧尽,西散逃窜……江南定矣……"

写罢,他满意地吹干墨迹,冷笑道:"方腊,你既然跑了,那就永远'死'在这封奏折里吧!"

数日后汴京,皇宫。

赵佶展开童贯的捷报,龙颜大悦,拍案笑道:"好!童爱卿果然不负朕望!"

蔡京连忙谄媚道:"官家圣明,方腊这等逆贼,终究难逃天威!"

赵佶心情大好,当即下旨:

童贯加封太尉,赐丹书铁券

参战将士论功行赏

江南免征赋税一年,以示安抚

汴京城内,鞭炮齐鸣,百姓们被官府驱赶着上街"欢庆",仿佛真的天下太平。

只有几个知道内情的官员暗自冷笑:"童贯这'捷报',怕是连血都没沾一滴吧?"

与此同时,西北边陲重镇沙洲。

周挺站在沙洲城楼上,望着远处蜿蜒而来的难民队伍,嘴角微扬。

宋江站在他身后,低声道:"都尉,童贯的捷报己经传遍天下,方腊'死'了。"

周挺淡淡道:"死得好,死得妙。"

宋江忍不住问道:"都尉,咱们真要收留这些'反贼'?万一朝廷察觉……"

周挺冷笑:"朝廷?朝廷现在正忙着庆功呢,哪会管西北多了几万'流民'?"

他转身望向西方,目光深邃:"让他们来吧,西北,才是真正的天地!另外抽调两千精壮,给曲端送去……"

漠南草原,狂风卷着沙尘,天地一片昏黄。

汪古部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他们挥舞弯刀,发出野性的战吼,仿佛要将眼前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盗匪”碾碎。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一阵密集如雨的箭矢。

“放!”

曲端立于高坡之上,冷冷挥下手中令旗。

三千宋军弩手齐射,劲弩破空,箭矢如黑云压顶,瞬间覆盖了冲锋的汪古部骑兵。

“噗!噗!噗!”

箭矢穿透皮甲,战马嘶鸣着栽倒,骑兵如割麦般倒下。还未等他们回过神来,第二轮箭雨己至。

汪古部的冲锋阵型,瞬间溃散。

“铁骑,冲锋!”王舜臣大喝一声,五千横山羌骑与三千宋军铁甲骑兵如洪流般冲出,马蹄踏碎草原,长枪如林,寒光闪烁。

汪古部的勇士们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战法——先以箭雨摧垮冲锋,再以铁骑碾压残军。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射,在这支甲胄精良、战法凶悍的军队面前,竟如儿戏。

战斗很快变成屠杀……黄昏时分,战场己归于寂静。

曲端策马巡视,脚下是横七竖八的汪古部战士尸体,远处则是被绳索捆缚的俘虏,黑压压一片,足有五千余人。

王舜臣擦去刀上血迹,咧嘴笑道:“曲将军,这汪古部也不过如此,咱们再打两次,他们就得跪地求饶了。”

曲端冷笑:“漠南诸部,向来欺软怕硬,今日一战,他们该知道谁才是这片草原的主人了。”

正说着,远处尘烟再起,一队骑兵疾驰而来。

“是宋江!”王舜臣眼尖,认出了领头之人。

宋江风尘仆仆,翻身下马,抱拳道:“曲将军,王将军,补给到了!另外,还有三千汉人精壮和一千边军精锐,自愿随军北征!”

曲端大喜:“好!宋江,你来得正是时候!”

当夜,中军大帐内,曲端、王舜臣、宋江三人围坐,地图铺在案上,烛火摇曳。

曲端手指点向汪古部的核心领地,沉声道:“汪古部虽败,但根基尚在,若不彻底降服,日后必成祸患。”

王舜臣眯眼道:“首接杀进他们的王帐,砍了他们的首领,剩下的自然臣服。”

宋江摇头:“光靠杀戮,难以长久。漠南诸部桀骜,若逼得太紧,反而会让他们联合反抗。”

曲端沉吟片刻,忽然冷笑:“那就换个李帅打西夏人的法子——让他们自己人打自己人。”

王舜臣和宋江同时看向他。

曲端继续道:“咱们手里有五千汪古部俘虏,从中挑选听话的,许以重利,扶持他们做新的酋长。再让这些‘新酋长’带着咱们的兵,去‘收复’汪古部的领地。”

宋江眼睛一亮:“妙计!如此一来,汪古部内乱,咱们只需坐收渔利!”

王舜臣哈哈大笑:“曲将军,你这招够狠!”

曲端淡淡道:“草原上的狼,只认强者。咱们不仅要打赢他们,还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当咱们的狗!”

三日后,曲端释放了部分汪古部俘虏,并让他们带回消息——

“降者生,抗者死!”

同时,他暗中扶持了几个野心勃勃的汪古部贵族,许以财富、地位,甚至承诺让他们成为新的汪古部之主。

很快,汪古部内部开始分裂。

有人主张死战到底,有人则暗中向曲端投诚。

而曲端,则稳坐钓鱼台,只等时机成熟,一举吞并整个漠南……

铁门关外(今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北约15公里处,黑山峡谷)

方腊勒住战马,望着眼前绵延不绝的屯田。时值初秋,河西走廊的麦浪翻滚如金,田间农人往来穿梭,远处夯土筑成的烽燧上,黑底赤龙的旗帜猎猎作响。

"教主,这...这真是李祀的地盘?"身侧的亲卫统领方杰声音发干。他们从江南带来的两万教众,半月前刚过铁门关就被分往各州,如今只剩三百亲卫跟随。

方腊眯起眼睛。关墙上,持弩而立的士兵甲胄鲜明;官道上,运送粮草的牛车络绎不绝。每隔十里就有一座夯土堡垒,望楼上弓手的身影清晰可见。

"好个李祀..."方腊突然大笑,"我原以为西迁是避祸,没想到是进了龙潭!"

这不正是圣教追求的生活吗……


    (http://www.quwenw.com/book/A0EHHD-7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